警惕非法集资 远离诈骗陷阱
  • 发布单位:null
  • 2017-12-27 17:21:20
  • 浏览(10013)
  • 收藏
浏览字号:

警惕非法集资 远离诈骗陷阱

 

近年来,随着人们投资需求的日趋多元,部分犯罪分子以高额利润为诱饵进行非法集资活动,导致群众多年积蓄“打水漂”,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利益。

什么是非法集资

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非法集资的主要特点

以高额回报作为诱饵。犯罪分子往往会以高额回报做诱饵,而且吸收资金大都不设门槛,一开始会按时足额兑现承诺的本金和利息,待投资者放松警惕,投入更多资金或者为其宣传从而吸引更多群众投资后,再拆东墙补西墙,用后集资人的钱兑现先前的本息,最终往往资金链断裂无法偿还,或等资金达到一定规模后,秘密转移资金,携款潜逃。

编造虚假项目或订立陷阱合同。为给犯罪活动披上合法外衣,犯罪分子往往会成立公司,办理完备的工商执照、税务登记等相关手续,编造虚假高回报率项目吸引大众眼球,如投资房地产开发、矿产资源开发、认领即将上市股份等,之后以公司名义与集资人签订合同。此类非法集资案的特点是:通过虚构投资项目,采用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模式,为平台母公司或相关联企业融资;先归集资金、再寻找借款对象,私设资金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一些平台私设资金池,违规自融自担,宣称风险备用金由银行监管但却未充分披露相关监管信息,以高息为诱饵,进行集资诈骗。

频打“养老”、“养生”旗号。时下,不少投融资中介打着“养老”旗号非法集资,有的以投资养老公寓、异地联合安养为名,以高额回报、提供养老服务为诱饵,引诱老年群众“加盟投资”;有的则通过举办所谓的养生讲座、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发放小礼品方式,引诱老年人群体投入资金。

进行欺诈性误导宣传。犯罪分子经常以企业身份,利用发放传单、网络、报刊、形象代言等传播手段,夸大自身的经营规模,虚构美好前景,掩盖自身真实的实力,进行虚假宣传,大量群众误信虚假广告而投入大量资金。

非法股权众筹、包装理财产品。这类骗术往往打着境外投资、高新科技开发旗号,假冒或者虚构国际知名公司设立网站,并在网上发布销售境外基金、原始股、境外上市、开发高新技术等信息,虚构股权上市增值前景或者许诺高额预期回报,诱骗群众向指定的个人账户汇入资金,然后关闭网站,携款逃匿。还有的利用地方交易场所包装理财产品,向公众出售,承诺较高的固定年化收益率,涉嫌非法集资。

假借“互助计划”收取捐助费用。近来一些以“某某互助”、“某某联盟”等为名的非保险机构,基于网络平台推出多种与相互保险形式类似的“互助计划”,只是简单收取小额捐助费用,无实体项目支撑,以高收益、低门槛、快回报为诱饵,根本不具备合法的保险经营资质,相关承诺履行和资金安全难以有效保障。

如何防范非法集资

一是理性投资。法律规定,超过国家规定贷款利率4倍以上的投资回报是不受法律保护的,这也可以作为判断回报是否过高的一个参考。二是审慎决定投资项目。对亲朋好友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建议,尤其是“反复劝说”,一定要认真考虑,必要时可向公安机关和有关法律、金融专家咨询,审慎决策,尽量把闲置资金投放到安全的国债等正规金融业务中。三是查询核实企业资格。人们要对企业集资合法性有核实的意识,通过政府网站查询相关企业是不是经过国家批准的合法的上市公司,是不是可以发行公司股票、债券等,否则就涉嫌非法集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