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一流 创新引领│2024年度广西科技进步奖励获奖项目系列报道之四
破脱毒组培苗技术难关,激甘蔗种业新质生产力
——记2024年度广西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成果“甘蔗脱毒种苗自养生根扩繁制种技术创制与应用”
由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牵头,联合中国热带农业科学生物技术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百域智能农机装备有限公司单位等共同完成的 "甘蔗脱毒种苗自养生根扩繁制种技术创制与应用" 成果,凭借对甘蔗种业关键技术的突破性贡献,荣获得国内甘蔗生产领域首个省部级一等奖——广西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技术成果为国家食糖安全的种业根基提供坚实支撑,成为推动这一关键领域发展的核心基石。
破解甘蔗脱毒种苗繁育技术难题,推动传统农民自留种高效替代
甘蔗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糖料作物,产糖量占全国食糖总产量约 90%,肩负着国家食糖安全的重任。但长期采用自留种模式,导致甘蔗无性繁殖体系陷入困境:繁育效率低、种质退化、用种量增加、产量下降。实践证明,脱毒组培技术是破解这些弊端的最有效手段,然而甘蔗脱毒种苗培育仍面临着生产周期长、成本高、扩繁系数低、制种类型单一等技术瓶颈。面对这些难题,项目组迎难而上,从 “茎尖脱毒—田间扩繁—制种技术” 由里到外三个层面联合攻关,开展相关技术研发与创新,同时创建配套栽培技术模式推广应用,全力激活甘蔗种苗培育新质生产力。
为实现自动化生产突破,科研人员日夜钻研,从无到有,联合企业成功研制出国内首条甘蔗脱毒组培清洗、灌装、封口一体化全自动生产线装备,让作业效率提高3倍以上。
扩繁模式的颠覆背后,是科研人员一次次的尝试与突破。他们打破“一年一次”扩繁的传统模式,实现“一年三次”扩繁,并创建了配套栽培技术体系。无数次在田间观察、记录、调整,才让这一创新模式得以落地。
制种体系的完善,更是科研人员脚踏实地干出来的。他们创制全链式配套装备,研发多元化加工技术,创建核心栽培技术模式,满足不同蔗区需求,实现产量提高和宿根年限延长。每一项成果,都凝聚着他们的汗水与坚持,彰显着科研人员攻坚克难的精神。
技术成果深度融合项目谋划,为政府与企业发展精准纾困解难
(一)助力地方产业升级
聚焦区域资源禀赋,为地方政府谋划项目:为凭祥市谋划“全国首个全(县)域甘蔗良种繁育基地”,为推动崇左甘蔗良种繁育、品种推广和糖料蔗产业转型、优化和升级,提升糖料蔗综合竞争力;同时发挥凭祥市与东盟合作交流桥头堡的辐射示范作用,引领东盟国家发展良种甘蔗沿边种植带,为端稳“糖罐子”提供有力的支撑,联农带农效益明显。
为崇左市江州区谋划集“育-繁-推”一体化项目,创建“品种培育+脱毒种苗+繁育基地+制种技术+配套栽培”一体化新模式,以科技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为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项目既盘活本地资源,又能带动就业、增加税收,让项目落地即见效。项目建设成果获得地方政府的高度认可,不仅成为上级领导的重要调研点位,更入选2025年崇左市糖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的实地调研现场,成为展示当地糖业转型升级成效的生动范例。
(二)破解企业发展困境
在为企业纾困解难工作中,精准施策是关键。以广西科创农业科技公司为例,该企业专注于甘蔗整秆式联合收获机械研发时曾陷入发展困境。对此,团队始终跟踪企业发展动态,针对其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并提出整改建议;同时,依托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的技术优势,协助企业开发甘蔗种茎收获、脱毒种苗种植、种茎加工等配套机械装备,推动企业实现多样化发展,有效降低了产品单一化带来的市场风险。此外,牵头联合广西糖业协会、广西甘蔗学会共同组织召开脱毒种苗春耕现场会,助力企业拓展新市场。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支撑与资源链接的多重发力,企业逐步走出困境,重拾发展活力。
科技成果扎根田间,破解百姓心头难题
技术成果依托科技下乡、主题宣讲、现场培训、云端直播及即时服务等多元举措,构建了一套创新型服务体系,既打破了技术推广的时空壁垒,更实现了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的高效衔接。近年来,团队受邀光明网、广西电视台、《环球人物》《农村新技术》等媒体直播10多次,在线观看40多万人次,现场培训共计60多场,培训10000多人次。
尤为关键的是,在2024年9月至2025年5月广西遭受百年不遇干旱期间,吴建明带队深入崇左、来宾、南宁、柳州、河池等蔗区,启动“科技赋能·蔗田抗旱”专项系列活动,团队不仅向种植户捐赠价值30余万元的种苗与农资,更现场培训1000余人,将先进理念与实用技术精准送达基层一线,为提升甘蔗抗旱能力筑牢技术根基。
凭借突出的科研成果与科普贡献,团队负责人吴建明入选广西2024年度十大优秀科学传播人物,荣获2022年广西优秀科技特派员和2022-2024年度优秀农业科普工作者。
团队简介:
团队现有核心成员9名,包括广西甘蔗创新团队副首席专家1人、试验站专家1人。主要研究方向涵盖甘蔗种苗繁育与推广、高效栽培技术研发等。近年,团队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技重大专项等各级研究项目30余项;获得广西科学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广西职业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授权发明专利40多件;制定标准7项,出版专著7本,编著1本。在《BMC Genomics》《中国农业科学》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研究论文160多篇,其中SCI20多篇。
甘蔗所 吴建明供稿/供图
一审一校:黄东亮
二审二校:薛臣艺
三审三校:陆炳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