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作所简介
  • 发布单位:null
  • 2020-01-17 15:28:56
  • 浏览(4331)
  • 收藏
浏览字号:
       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简称广西农科院经作所)隶属于广西农业科学院。本所前身隶属属于1935年在柳州成立的广西农事试验场,1957年迁至南宁后成为广西农业科学研究所经济作物研究系,1971年改为经济作物研究室,1986年升级为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目前研究作物包括油料(含花生、芝麻、油葵)、大豆、薯类(含马铃薯、木薯、甘薯、淮山、旱藕、粉葛)、麻类(含苎麻、红麻、黄麻、火麻),以及芋类、中草药、玫瑰茄等特色经济作物。
 

        广西农科院经作所现有在职职工56人,包括科技人员50人。其中:研究员10人(其中二级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16人,中级职称17人:具有博士学位11人,硕士学位16人,在读博士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广西优秀专家2人、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3人。现有内设机构11个,其中,研究机构8个:油料作物研究室、豆类作物研究室、大豆研究室、薯类研究室、麻类研究室、生物技术研究室、生物质能源作物研究室、薯类作物研究三室;行政和辅助机构3个:办公室、财务科和实验室。
 

        现有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华南区栽培岗位科学家1名,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种苗繁育岗位科学家1名,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站长1名,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站长1名,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南宁黄/红麻综合试验站站长1名;农业部西南玉米大豆间套作区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站长1名,农业部能源植物科学观测试验站站长1名,广西创新团队薯类功能专家1名。本所拥有包括国家木薯改良中心广西分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院士工作站、广西良种培育中心(花生)、国家野生花生资源圃南宁分圃等科研平台。到目前为止,我所已保存花生种质资源2000多份,大豆种质资源3000多份,木薯种质资源400多份,淮山种质资源200多份,甘薯种质资源100多份,以及其他各类种质资源200多份;育成花生新品种30多个,大豆新品种30多个,麻类品种3个,甘薯新品种8个,淮山新品种12个,木薯新品种8个。
 

        建所以来共获得各种奖项50多项,其中作为主要完成单位之一的成果《花生野生种优异种质发掘研究与新品种培育》和《木薯品种选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发集成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优质苎麻和高档苎麻纺织品的开发》获国家星火科技奖;主持完成的成果《淮山种质资源收集利用与高效栽培技术综合研究与应用》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主持完成的成果《高产、优质、多抗桂花系列花生新品种的创制与应用》、《花生属野生种几种利用途径的研究》、《花生高产优质新品种桂花17的选育》、《广西大豆新品种选育及引进研究》、《广西大豆良种工程》、《桂淮2号等淮山系列新品种选育及定向结薯栽培综合技术研究》、《耐旱高产大豆新品种桂春8号选育及推广应用》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农耕新方法粉垄发明及应用研究》分别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和广西技术发明二等奖;作为主要完成单位的成果《高产抗逆大豆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应用》获广东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二完成单位)、《花生种质资源鉴定评价和创新利用》获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第三完成单位)、出版专著近20部,共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50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