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检测基准实验室(生物毒素)、农业农村部油料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武汉)主任李培武等专家到广西农业科学院调研。院党组书记、院长邓国富,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孙健陪同调研。
上午,李培武院士一行到广西现代农业试验站“甘蔗宽行丛生栽培间套种花生技术”“花生单产提升栽培技术”示范基地调研,并进行测产。大家现场听取了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华南区域高产栽培岗位科学家唐荣华研究员对示范技术和品种的介绍,仔细察看了示范基地甘蔗、花生的生长情况。专家组对甘蔗宽行丛生栽培间套种花生及单产提升栽培新技术纯种花生分别进行了测产,测产结果显示:宿根第3年甘蔗地间套种的“桂花41”“桂花376”“桂花58”3个花生新品种,亩蔗地增收花生鲜果211.4公斤~219.66公斤,折合干荚果116.27~120.81公斤;纯种的“桂花376”“桂花39”2个品种鲜荚果单产高达1043.11~1113.94公斤/亩,折合干荚果单产为573.71~612.67公斤/亩,创建了华南区花生单产突破600公斤/亩的新记录。专家组一致认为,甘蔗宽行丛生栽培间套种花生技术、花生结荚区智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ARC功能微生物菌剂诱导花生高效结瘤固氮提质增产一体化技术等新技术的集成应用,节本增产效果显著,对扩大花生种植面积、提高油料产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建议大面积示范推广。
下午,李培武院士一行首先到院科技成果展示厅参观,邓国富详细介绍了广西农业科学院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产业服务等方面的情况。李培武院士对我院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及支撑乡村产业发展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随后,在院学术交流中心二楼会议室召开广西花生提单产扩面积新技术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与会专家对“花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数字化应用”成果进行充分讨论,并提出了宝贵建议。邓国富指出,经作所组织召开的广西花生提单产扩面积新技术测产调研暨高质量发展研讨会意义重大,对指导我区花生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科技支撑作用,下一步,仍需要加强科技成果的梳理总结,加快推进花生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为促进广西花生单产提升和扩大花生面积作出更大的贡献。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杨天锦、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站一级调研员李明灌,经作所领导班子及花生团队成员参加测产调研。
经作所 唐秀梅供稿/薛臣艺、钟瑞春供图
一审一校:贺梁琼
二审二校:薛臣艺
三审三校:陆炳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