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在线:粉垄技术落户新疆 韦本辉:让盐碱土壤活起来
  • 发布单位:null
  • 2017-07-25 15:39:15
  • 浏览(8015)
  • 收藏
浏览字号:

7月22日,记者在昌吉州呼图壁县的田间地头看到了一种特别的耕地方法:一台看似拖拉机却又不是拖拉机的“庞然大物”在深耕土地。这台机械上有6根直径约60厘米、长度约40厘米的垂直螺旋钻头。




原来,这种耕地技术叫粉垄绿色生态农业技术,这个“庞然大物”名叫自走式粉垄深耕深松机。当日,在呼图壁县举行的粉垄技术新疆交流会上,粉垄技术的发明人广西农业科学院粉垄技术工程研发中心、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二级研究员韦本辉介绍说:“这是一种新型的耕作方式,又叫深旋耕技术。它采用粉垄机械的垂直螺旋形钻头旋磨深垦而不乱土层,使其土壤自然疏松悬浮成垄或成厢(田或地),达到作物可直接播种的效果。”



农谚说“深耕一寸土,多耐十天旱,多打十斤粮”,韦本辉团队研制的粉垄耕作技术的核心就在于“深耕深松”,它比拖拉机耕作加深一倍或一倍以上的耕作深土层,利用耕层以下的土壤资源和天然降水,给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原生养分和水分、氧气等环境条件。经过粉垄技术处理的土壤,作物在其中生长根系发达,植株健壮高大,作物大幅增产、提质的同时还能耕地保水,缓解农业生产化肥过量施用造成的坏境污染等问题。





近十年来,韦本辉和团队伙伴的足迹遍布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行程不下20万公里,在水稻、玉米、小麦、马铃薯等20多种作物上应用粉垄技术。在各地的试验田中,在化肥农药、灌溉用水、人共投入等“三不增”情况下使用粉垄技术,是各种作物增产10%~30%,提质5%,饱水增一倍,粉垄耕作一次之后的2~3年可持续增产,比较效益可达20%左右。更为称奇的是,去年,在新疆尉犁县偏重度盐碱地通过粉垄改造后土壤盐碱度降低了40%以上,棉花每667平方米(亩)增产达到124.7公斤,增幅为48.8%。

韦本辉说,新疆耕地面积很大,由于气候条件的影响,土壤中的含盐度比较高,通过粉垄技术可以让盐碱土地活起来。在新疆适应于棉花、马铃薯及其他瓜类等农作物种植。

新疆土壤与肥料协会理事长田长彦说:“新疆很多的耕地都处于河流的冲积和洪积平原的中下段,都是细土平原。这种土壤里普遍含有不透水的元素,再加上节水滴灌的大力实施,使得土壤里原本的水盐运动模式发生改变,这种农田会造成土壤积盐,在50~60公分左右形成盐碱土层。如果未来不解决此种情况,其污染情况会比薄膜污染的危害还要严重。目前兵团有深翻耕种的技术,能达到40厘米左右,但机械设备无法解决。粉垄技术可以能达到60厘米,甚至1米,能有效改善新疆这种土壤环境。”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正斌介绍,新疆有大量的盐碱土地,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新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无论在政治、农业、文化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粉垄深耕深松机在新疆已有三年的试验期,成果很理想,相信今后在新疆的农业领域,粉垄技术会发挥很大的作用。也希望粉垄技术能通过新疆走向中亚、走向世界。”

2013年4月10日,袁隆平院士亲笔写信向农业部推荐支持研究粉垄技术,2014年7月16日提出“粉垄技术可在全国推广应用”。不仅如此,粉垄技术还被袁隆平院士、山仑院士、蒋亦元院士等多位农业专家誉为中国农耕史上的“重大革命”。

据悉,韦本辉团队发明的世界首创“自走式智能化粉垄机械”,已由广西五丰机械公司成功研制。新疆五源丰饶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经过数月筹备将其引入新疆。这个耕作效能比原机提高50%以上的粉垄机械,能耗大幅降低,还可智能化,有望成为世界一流农耕“利器”。

原文链接:www.btzx.com.cn/2017/07/24/ARTI150087405082783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