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粉垄技术改良砂姜黑土显示效果——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中心第二粮仓项目砂姜黑土改良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 发布单位:null
  • 2017-03-03 16:50:29
  • 浏览(3744)
  • 收藏
浏览字号:

我国有六千多万亩砂姜黑土中低产田,主要分布在黄淮南片地区,是黄泛区形成的一类土壤颗粒较粗大、含砂姜量较多、遇旱板结僵硬、遇涝发粘、适耕时间短的中低产田土壤。为了改良砂姜黑土中低产田,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第二粮仓项目组的张正斌研究组2016年从广西五丰农机集团引进了粉垄深旋耕机到安徽省涡阳基地。

时下正值涡阳小麦拔节追肥时期,该研究组会同粉垄技术发明人、广西农科院研究员韦本辉,对涡阳基地粉垄深旋耕玉米第二茬小麦(50亩)和粉垄深旋耕当季小麦(100亩)长势情况及其土壤表层情况进行了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常规耕作区砂姜黑土表层土壤明显板结、耕层浅(见图4);粉垄深旋耕处理区表层土壤明显疏松、团粒结构好、耕层深(见图5),在水泡条件下也不容易粘结,具有透气和吸水纳氧、活化土壤养分、抗旱提高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增加根系生长防止早衰等功能。调研数据显示,常规耕作区小麦(见图1)平均株高为27cm,粉垄深旋耕作处理区小麦(见图2)平均株高为32cm。与常规耕作区小麦相比,粉垄深旋耕处理区小麦封行早,减少了棵间蒸发,平均株高高出5cm左右(图3),单株平均有效分蘖数多出1苗,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调研结果表明,粉垄深旋耕作技术明显促进了涡阳基地小麦地上部分的生长和有效分蘖的增加,为后期产量的增加提供了可靠保障,该技术对改造黄淮海南片大面积砂姜黑土中低产田和绿色提质增产增效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广阔的示范推广前景。

近日科技部发布信息,由张正斌建议的第二粮仓项目已经列入2017年的四项科技创新工程计划中。该技术有望在砂姜黑土等中低产田改良中发挥重要作用。

该研究受“粮丰工程”重点专项(2016YFD0300105)、中科院科技服务网络计划(STS计划)(KFJ-EW-STS-083)资助。

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中心第二粮仓项目砂姜黑土改良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

原文链接:http://www.cas.cn/syky/201702/t20170227_459157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