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威豪:为确保米饭自由,做一颗有用的“种子”
  • 发布单位:院办公室
  • 2022-10-20 10:12:31
  • 浏览(12302)
  • 收藏
浏览字号:

广西农业科学院第二批青年拔尖人才系列报道之十七

王威豪:为确保米饭自由,做一颗有用的“种子”

2006年从广西大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硕士毕业后,王威豪来到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工作,一直从事水稻遗传育种和新品种推广应用工作。从此,与人们的吃饭问题较上了劲。

因在学校学习的非育种专业,王威豪参加工作前对水稻育种完全没有接触,对什么是A(不育系)、R(恢复系)、B(保持系)完全是一头雾水。因此,一到课题组工作后,他就虚心向前辈请教学习,在试验田间、办公室追着前辈请教问题,并到田间观察记录水稻材料的性状;晚上、周末努力饿补专业知识,查阅文献资料。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终于基本掌握水稻育种的方法,工作也逐步走上正轨。

水稻育种为我国解决温饱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由袁隆平院士开创的杂交水稻育种的成功和广泛应用,更是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电脑里种不出水稻,书本里长不出水稻,要种好水稻必须得下田!”,遵循着祖师爷的教诲,王威豪从材料的创新改良开启了水稻杂交育种工作。

杂交育种是一个精细活、苦累活和脏活,每年太阳最毒最辣的季节正是水稻抽穗开花的季节,王威豪都要到试验田间进行杂交育种。早上不到8点钟就见他戴着草帽在田间,拿着专用的剪刀将稻壳剪开,再小心翼翼地拨动花粉,在花粉散粉前将其花粉清理干净,然后再选择其他品种的花粉过来进行授粉杂交。

杂交育种是要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以生产更具优势的品种(材料)。因为水稻花器较小,同时其开花又有很强的时间性,操作时既要在花粉(雄花)开花前清除干净本身的花粉,但又不能伤到柱头(母花),必须非常小心,又要有一定的速度,这一工作比绣花还要精细。但一做通常就是一个上午,因为杂交育种虽然是按“优×优=优”的理论进行的,但生物体的基因结合与表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育种家往往进行了成百上千的杂交组合,最终却得不到几个理想的材料,为了培育出好的品种必须进行巨量的杂交育种。

“为了赶时间,经常都顾不上喝水上厕所,一坐下来就是几个钟头,坐得屁股都麻木了;而且这些时候天气都非常闷热,没几下衣裤早已湿透,再加上在田间操作,到12点左右结束一天的授粉工作时已成了个‘泥人’,混身上下没几个干净的地方。”王威豪回忆道。

这样的工作在每年的5—7月(早造),9-10月(晚造)都是必须进行的。水稻杂交育种对时间、气候的要求很“挑剔”,而且一但开始通常都要持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因此这一段时间包括周末和节假日基本都是泡在试验田间度过。而人工授粉也只是水稻杂交育种的第一步,人工授粉之后,紧接着就是水稻性状选择、鉴定、分析。因此,整年的活动的轨迹基本是在实验室、试验田和家里无限循环。

付出总有回报,在王威豪及同事的努力下,王威豪参与选育的品种从2010起获得通过审定。到目前为止王威豪主持和参与育成通过审定的品种累计有26个;申请植物新品种权保护近30个,获得授权植物新品种权18个;主要参与“水稻强优恢复系桂99多样性衍生系的选育和应用”项目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中熟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136的选育及应用”和“特色杂交水稻新品种的选育与应用”项目均获院科技进步二等奖,为保证广西人民的米饭自由和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实质性贡献。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袁隆平院士为实现“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想提出来的,也是他一生为之奋斗实现的目标。作为水稻人的王威豪也在袁院士梦想的指引下,从2011年起赴越南、缅甸、文莱、印度等国家开展杂交水稻的推广示范工作。同大多数前辈一样,初到国外的王威豪同样要面临着语言、饮食、习俗和观念等的巨大差异带来工作、生活上的诸多不便,但他在前辈的带领和支持帮助下没有退缩,10年来一直为解决世界更多人的吃饭问题,为“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想默默较劲着,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累计协助企业出口推广中国杂交水稻种子7000多吨,在海外种植应用中国杂交水稻品种500多万亩。王威豪主要参与实施的“中国农作物品种及关键适用技术在越南适应性研究与应用”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和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杂交水稻新组合在越南的试验示范与推广”项目获南宁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中越边境地区农业科技走廊建设 ”项目获院科技进步二等奖。有效推动了中国杂交水稻在世界上的推广应用,为“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作出了贡献。

凭着踏实进取的干劲,王威豪于2020年晋升研究员职称。先后主持广西重点研发计划与广西国际合作项目3项、广西重大专项子课题1项、广西青年基金1项、南宁市及农业农村厅和院科技项目等市厅级项目10多项;主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科技研发计划等系列研项目30余项。在《杂交水稻》《南方农业学报》《种子》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80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29篇,合编著作1部;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

作为从事与粮食安全密切相关,确保国家种源安全的水稻育种和品种推广工作,王威豪始终铭记“让中国人的饭碗装着中国粮”的“初心”和“使命”,不断地在水稻科研工作上锐意进取,为广西的水稻产业科研工作不懈努力,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尽职尽责,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颗有用的“种子”。

王威豪在试验室进行米质分析检测_副本.jpg

王威豪在实验室进行米质分析检测

王威豪在试验田间进行杂交育种_副本.jpg

王威豪在试验田间进行杂交育种

                      院办公室  薛臣艺供稿/王威豪供图  李丹婷审核

责任编辑:薛臣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