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峰: 心有所“薯”,砥砺前行
  • 发布单位:院办公室
  • 2023-02-16 10:02:04
  • 浏览(6082)
  • 收藏
浏览字号:

广西农业科学院第二批青年拔尖人才系列报道之二十一

李慧峰: 心有所“薯”,砥砺前行

2008年7月,李慧峰获得山西农业大学农学硕士学位后,从山西来到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旱粮作物)研究所加入甘薯科研团队,主要从事甘薯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和示范推广等研究工作,从此与甘薯结下了不解之缘。

“甘薯,这个来源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的作物现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饲料、蔬菜和食品加工原料作物,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过重要贡献。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食物供给的多样化,甘薯的保健功能属性日益凸显,因其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多酚类物质、维生素、矿物质元素等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深受消费者青睐。”李慧峰详细说道。

刚开始工作,李慧峰对于甘薯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熟悉的是从小吃甘薯长大,陌生的是对甘薯科研一头雾水。研究生阶段主要从事大豆研究,工作后从事甘薯研究,研究对象从“地上”转入“地下”,李慧峰心里有点忐忑。在团队老专家的指引下,通过全程参与甘薯的育苗、起垄、栽插、除草、施肥、收获等实践活动,李慧峰对甘薯有了全面的认识。

“种质资源是育种的基础。”针对甘薯种质资源缺失严重和利用率低等问题,李慧峰与团队成员一起先后于2008-2010年、2015-2020年收集国内外甘薯种质资源500多份,对甘薯种质进行了表型、品质和抗性鉴定,建立了甘薯种质资源数据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表型和分子标记数据阐明了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建立了“表型+分子标记双策略”核心种质构建技术体系,构建了第一个广西甘薯核心种质库,为种质资源高效利用和新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育种手段和技术的改变,对于提升育种效率具有重要作用”。针对育种实践中传统手工破壁发芽方法,造成种子损耗大、人工成本高、发芽耗时长等弊端,李慧峰与团队成员一起研发出“F1代种子快速育苗”方法,通过浓硫酸浸泡处理F1代杂交种子,结合秧盘育苗法,快速获得F1实生系种苗,显著提高了出苗率和工效效率。

针对广西甘薯产业中存在的品种单一、品质差、良种良法不配套等问题,李慧峰和团队成员一起,综合应用暗处理、嫁接、春/秋多季多点鉴定、广西/海南穿梭鉴定等方法提高育种效率,缩短育种年限,先后选育出多种类型的甘薯新品种23个,包括广西审定12个、国家鉴定3个、国家登记8个。“桂紫薇薯1号”“桂薯10号”“桂粉2号”“桂菜薯1号”等品种填补了广西鲜食紫薯型、鲜食胡萝卜素型、淀粉型、菜用型等品种类型的空白,同时创新集成了“健康种苗繁育、平衡施肥、综合植保、安全贮存”等关键生产技术,为广西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随着社会发展,甘薯育种目标已由“高产优质”转变为“优质高产”,如何发挥广西区域硒资源优势,选育出高值化的富硒甘薯品种成为新的育种目标”。李慧峰再次说道。

通过开展富硒甘薯种质资源鉴定和硒代谢机理研究,李慧峰和团队成员筛选出了一批富硒甘薯种质,明确了硒在甘薯中的吸收、累积、分配规律,揭示了硒对甘薯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和产量的影响,阐明了甘薯中硒的形态差异,为富硒甘薯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科研要顶天离地,既要做好科技创新,也要做好产业服务。”作为广西创新团队薯类产业甘薯功能专家和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核心成员,面对区域产业需求,李慧峰和团队成员一起,积极服务企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通过建立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提升产业水平,促进广西甘薯产业健康发展。

从事甘薯研究工作14年来,在单位负责人、同事们和团队成员的支持、帮助下,李慧峰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广西科技计划项目1项、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子课题1项、广西创新团队薯类产业甘薯功能专家项目1项、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6项,还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自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等30多项;荣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广西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一等奖1项;培育甘薯新品种23个;发表研究论文42篇,其中第一作者15篇;制修订广西地方标准3项、团体标准2项;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获得软件著作权2项;参编著作2部;获科技成果登记34项。2016年12月取得副研究员职称,2017年2月被聘为薯类研究室副主任,2018年聘为广西创新团队薯类产业甘薯功能专家,2019年11月被聘为薯类研究室主任,2020年入选广西农业科学院第二批青年拔尖人才,2021年9月被聘为广西大学专业硕士导师,同时兼任中国作物学会甘薯专业委员会联络秘书。

广西地处西南区位优势明显,是国内鲜食和食品加工型甘薯优势产区。近年来,广西甘薯年均种植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总产量约250万吨,因其具有品质优、生育期短、产量高、效益好等特点,在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过重要作用,对进一步优化粮食供给、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乡村振兴均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来的道路上,我将一如既往,围绕甘薯优质化育种核心开展攻关,心有所‘薯’,勇毅前行,为甘薯产业发展贡献出自己最大的力量。”李慧峰信心满满地说道。

实验室测定薯块硒含量_副本.jpg

李慧峰在实验室测定薯块硒含量

20180412田间培训_副本.jpg

李慧峰在田间开展培训

    院办公室  薛臣艺供稿/李慧峰供图  时成俏审核

责任编辑:薛臣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