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头版):广西农科院六项研究全国领先——蔗甜米好香蕉香 葡萄两熟马蹄爽
  • 发布单位:null
  • 2012-11-10 16:46:42
  • 浏览(8579)
  • 收藏
浏览字号:
记者/谢彩文 通讯员/邓立国 实习生/唐月明

  本报南宁讯(记者/谢彩文 通讯员/邓立国 实习生/唐月明)“蔗甜米好香蕉香,葡萄两熟马蹄爽”——这些全国响当当的广西农业“招牌”,得益于广西农业科研的“冒尖”,特别是六项研究成果全国领先。

  长期占据全国2/3份额的广西蔗糖业,在甘蔗研究方面稳居全国领先地位。广西农科院选育的桂糖21号、桂糖29号,正逐步成为取代新台糖系列的替代品种,成为柳州、河池等蔗区主推品种。桂辐98-296、桂糖03-2287等综合性状优于当前的当家品种(系),深受欢迎。广西甘蔗固氮研究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其“糖蜜酒精发酵液用作甘蔗液肥的方法”将糖蜜酒精发酵液用作甘蔗液肥,较常规施化肥增产10-30%,既解决了废糖蜜污染环境这一世界难题,又解决甘蔗的水肥问题,变废为宝,使广西蔗糖业成为一个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这一发明,已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正式批准授权。甘蔗健康种苗快繁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甘蔗脱毒健康种苗的快速生产和大面积示范推广全国领先。脱毒苗与常规苗相比,果蔗增产33.6%-69.4%,糖料蔗蔗茎增产15.1%-52.1%,蔗糖分提高0.12%-1.71%

  广西杂交水稻优质化育种处于全国领先水平,超级稻新品种选育取得新突破。广西农科院在杂交水稻优质化育种创新及新品种选育方面填补了空白,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选育的秋优1025是华南稻区第一个达国标三级优质米标准的杂交稻品种,美优998是华南稻区第一个达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的杂交稻品种,百优838是华南稻区第一个达国标一级优质米标准的杂交稻品种。

  其中,秋优1025、美优998成为全国主推品种和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的水稻品种,是我区乃至华南稻区主栽品种。“桂两优二号”是广西第一个通过国家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新品种,2011年育成籼型三系超级稻“特优582”成为广西第二个本土育成的国家超级稻品种。这两个超级稻品种的育成和应用,实现了广西超级稻育种零的突破,为我区实现“超级稻+超级稻+冬菜”的早晚双超栽培模式提供了品种支撑。

  广西农科院选育的香蕉新品种成为全国当家品种。“桂蕉6号”香蕉新品种成果居国际研究领先水平,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当家品种,目前占全区种植面积的95%,占据全国种植面积的半壁江山。广西农科院建立了全球规模最大的香蕉组培工厂化技术体系,创建和运行“组培公司+育苗基地+示范基地+种植户(公司)”的推广模式,累计推广“桂蕉6号”组培苗4.26亿株、面积1022.7万亩,创经济效益1355.83亿元。成千上万株优质香蕉健康种苗还漂洋过海销往马来西亚、缅甸、越南和柬埔寨等国家,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广西农科院成功育成世界首个野生两性花毛葡萄新品种,突破挂果难题。该院研究发现了世界首株原生种两性花野生毛葡萄,2011年育成的世界首个野生两性花毛葡萄“野酿2号”新品种,成功突破了毛葡萄品种挂果欠佳难题。“野酿2号”新品种在罗城县示范种植成功,平均亩产1.2吨,比传统单性花毛葡萄产量提高50%以上,成为大石山区石漠化治理、农民发家致富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一举多赢的典型。

  葡萄一年两收配套技术不但改写了广西不能种植葡萄的历史,而且为农民增收开创了新途径。2010年获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冬季葡萄成熟的独特技术,大大丰富了南方水果市场,促使广西成为我国优质冬葡萄生产基地。

  广西马蹄创新研究获得3个全国第一。广西农科院经过茎尖脱毒组培快繁技术,选育出全国第一个省级审定的马蹄淀粉专用新品种“桂粉蹄1号”,使马蹄品种创新研究领先全国,占广西粉蹄生产面积的40%。随后育成的马蹄鲜食专用品种“桂蹄2号”,占广西马蹄种植面积50%以上,年创汇近9000万美元,已被湖南、湖北、浙江、广东等多个省引进种植。广西率先在全国应用组培技术生产马蹄健康种苗,年产量达1000万株以上,推广种植马蹄新品种健康种苗位居全国第一,年种植面积20万亩左右。目前,广西马蹄年产量和种植面积均居全国第一。

  科研成果显著,科技人才辈出,使2002年设立的广西农科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先后吸引国内外18位优秀博士进站工作,其中有来自古巴、印度、孟加拉等国的6名博士。2010年该院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111月,经国家批准,该院成为西南片区第一个地方独立招收博士后人员的工作站。同年,广西农科院院长李杨瑞获国际糖业研究促进协会授予“终身成就奖”。(摘自《广西日报》201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