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阮蓓
4月25日-26日,由广西农业科学院指导,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薯类创新团队、合浦县农业农村局和合浦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甘薯新品种新技术田间展示观摩会在北海市合浦县举行。通过新品种展示、技术观摩、产业论坛等形式,为广西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力。
合浦县是广西甘薯主产区之一,种植面积超19万亩。在西场镇谢屋村500亩样板田,37个鲜食型、淀粉型甘薯新品种和5项新技术集中亮相。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站长李慧峰介绍,基地重点展示了广西自主选育的甘薯新品系,其中“桂薯Y22-2”得到与会专家和种植户的一致好评。田间作业演示环节,甘薯移栽机的快速高效作业吸引了众多目光。“机械化是甘薯产业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未来需进一步优化设备,降低生产成本。”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严伟博士表示。
会议期间,2025年合浦县甘薯产业发展论坛同步举行。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副首席科学家曹清河、食品加工专家孙健、种薯繁育专家侯夫云等围绕品种选育、种苗健康、食品加工和机械化生产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曹清河认为,广西甘薯产业潜力巨大,但需突破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等技术瓶颈。侯夫云则强调健康种苗的重要性:“通过脱毒技术培育的种苗可显著降低病害风险,提高产量。”此外,孙健从加工角度提出建议:“开发甘薯深加工产品,如薯片、薯粉等,延长产业链,能显著提升附加值。”
近年来,合浦县依托国家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和广西薯类创新团队的科技支撑,甘薯单产水平显著提升。沙田镇淡水村180亩试验田通过技术改良,亩产高达2900公斤;西场镇老温村3000亩连片种植基地成为全区示范样板。“县委、县政府将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甘薯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助力农民增收。”合浦县委副书记陈迪说。
广西农业科学院成果转化处处长车江旅认为,此次观摩会不仅是新品种新技术的展示,更是“产学研推”协同创新的成果体现。未来将继续加强技术集成与推广,为广西甘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广西薯类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严华兵提出,下一步将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品种选育,培育适应性强、市场潜力大的新品种;二是推广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实现大面积单产提升;三是深化产业链合作,推动甘薯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发展。
原文链接:https://newapp2.farmer.com.cn/share/#/news_detail?contentType=5&contentId=214843&cId=0&tencentShar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