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所简介

广西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创建于1963年(广西农业科学院旱粮作物研究所成立于2009年),是从事玉米、甘薯、大豆等作物新品种选育、技术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应用为主的公益类农业科研机构。研究领域包括玉米、甘薯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改良与创新利用,育种材料(品系)的改良创制,新品种的鉴定评价与筛选培育,开展单倍体诱导育种等育种新技术研究与创新利用和农机农艺融合轻简栽培技术和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应用等。

现有在职职工81人,其中高级职称36人,二级研究员4人,博士6人,硕士36人。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全国农业先进工作者、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自治区先进工作者、广西自治区优秀专家、国家玉米和甘薯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站长岗位、广西玉米和甘薯创新团队育种、栽培、功能岗位专家等高层次人才队伍。

内设有玉米抗逆育种、优质育种、种质资源、品种筛选鉴定、生物技术、甜糯玉米育种、栽培生理、植物保护和薯类等9个研究团队。建有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广西分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家农作物品种测试站、广西玉米良种原原种扩繁基地、广西甘薯原原种扩繁基地、广西玉米良种培育中心、广西甘薯良种培育中心等省部级科研平台。先后承担国家级、省级、国际合作等科研项目600余项。取得了一大批原创性科研成果,育成玉米品种203个、甘薯品种35个、大豆品种22个;其中,国家审定玉米品种14个、国家鉴定甘薯品种4个,国外审定玉米品种5个、国家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甘薯8个;授权植物新品种47项,专利128项,其中发明专利19项、软件著作权登记28项;制定地方标准3项、团体标准8项;获科技成果奖10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2项。累计推广玉米良种1000多万公顷、大豆良种250万公顷、甘薯良种300万公顷,增产粮食100亿公斤;新品种新成果新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本研究所与墨西哥国际小麦玉米改良中心(CIMMYT)及加拿大、瑞士、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国内外相关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密切的玉米和甘薯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关系。

(数据截止2023年7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