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蚁高发期,做好防范很重要
  • 发布单位:植物保护研究所
  • 2020-05-15 09:00:08
  • 浏览(5362)
  • 收藏
浏览字号:

2020年5月12日晚上七点四十分开始至九点左右在南宁市城区内多处发现家白蚁分飞的现象,这是我市入夏以来家白蚁的第一次大规模分飞。我市气候终年温暖潮湿,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象条件,很适宜白蚁生长繁衍,是白蚁危害的重灾区。每年4月-6月也是南宁市白蚁的分飞高发期,为确保房屋住用安全,专家提醒广大市民要做好防范措施。

一、白蚁的危害有哪些?

白蚁是世界五大重要害虫之一,全球50%的陆地面积有其踪迹,白蚁的种类很多,但能造成经济损失的种类紧占总种类的5%。由于白蚁的危害具有隐蔽性、普遍性和严重性的特点,通常不易觉察,而一旦发现其危害,则已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往往在灾难发生后,人们才意识到白蚁危害的严重性。

白蚁的危害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和人民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例如家白蚁不仅为害房屋、仓库、储存物资、图书资料、试验设备及材料、体育馆、船只、火车厢、地下电缆,还为害果树、林木、农作物,甚至危害军事设施和枪支弹药等。又如黑翅土白蚁在江湖堤坝、水库土坝内筑巢,造成空洞,每当洪水泛滥时,造成堤坝垮塌,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早在2200多年前,我国韩非子就已在《喻老篇》上记载有“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近年来,广西甘蔗、板栗、速生桉等重要地方支柱产业遭受白蚁严重危害的报道屡见不鲜。

白蚁分飞


危害电力电缆设施


白蚁危害园林树木


危害家具木质构件


危害燃气管道

为害跨江大桥

二、广西常见的白蚁种类有哪些?

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目前已知的白蚁种类有130余种,危害城市建筑和农林植物的常见种类有台湾乳白蚁、黄胸散白蚁、截头堆砂白蚁、大长鼻白蚁、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土垅大白蚁和小头钩白蚁等8种。

1、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属土、木两栖白蚁,是广西危害城市房屋建筑的主要蚁种。其群体数量较大,除了有主巢外还可能存在副巢,一般在5-7月分飞繁殖。

2.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speratus):属土、木两栖白蚁,是广西危害城市房屋建筑的次优势蚁种。群体数量较小、较分散,蚁巢无主、副巢之分,一般在3-5月分飞。

3.截头堆砂白蚁(Cryptotermes domesticus):属栖性白蚁,主要危害室内木构件和野外的林木。群体数量较小,其粪便类似砂粒,体内排出后堆放在木材蛀食的隧道内,再通过木材表面蛀孔、推出巢外,形成砂状小堆,故名堆砂白蚁。

4.大长鼻白蚁(Schdorhinotermes magnus ):属土、木两栖性白蚁,在广西首次发现危害房屋建筑。群体数量较大,蚁巢类似于家白蚁的巢片状结构。

5.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属土栖性白蚁,主要危害堤坝和农林植物。群体数量较大,蚁巢除了筑巢外还存在卫星巢,主巢在地下2-3m位置,是高等培菌类白蚁。

6.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 barneyi):属土栖性白蚁,主要危害农林植物。群体数量较大,成熟蚁巢有主、副巢之分,是高等培菌类白蚁。

7.土垅大白蚁(Macrotermes annandalei):属土栖性白蚁,主要危害农林植物。群体数量较大,蚁巢外部一般隆起超出地面,是高等培菌类白蚁。

8.小头钩白蚁(Microtermes dimophus ):属土栖性白蚁,主要危害农林植物。群体数量较小,是高等培菌类白蚁。

三、白蚁如何侵入家中为害的?

白蚁的危害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实现,即飞、爬、带三种途径。

1、白蚁顺着小区绿化带的树木慢慢往上爬,然后侵入家庭,这种情况比较普遍,大概占了90%左右;

2、主要是从外面移植进来的树木盆景,自身就带有蚁巢,白蚁在此坐窝,慢慢扩散其“领地”,进而侵入住户家庭,这种情况相对比较少见;

3、第三种情况就是飞,白蚁借助风力等条件,飞到住户家庭做巢,这种情况占了百分之七八,而且白蚁飞行的高度可达普通楼房30层以上。

四、如何做好防范措施?

1、关好门窗,不给白蚁上门筑巢的机会。家白蚁分飞时段一般是晚上七点半至九点左右,期间需要关闭门窗,关灯或者光线调暗,因为长翅繁殖蚁具有趋光性,关闭光源可以减少白蚁来源。

2、日常要保持室内外清洁,尤其是不能留木质废弃物、纸张、破旧衣物等。因为白蚁筑巢需要充足的水源,保持干燥也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3、对入侵的白蚁,一定要快、准、狠地清除。用电蚊拍,或含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杀灭。也可以利用长翅繁殖蚁的趋光性,用台灯、黑光灯等各种光源进行诱杀。

4、如果家里已经发生了白蚁,而且白蚁数量过多,提醒广大市民请勿乱喷药物和翻动,以免扩散危害,建议使用专用药物或请专业的除蚁单位帮忙。如有需要也可以向广西农科院植保所的相关专家进行咨询(0771-3243874)。

植保所 刘吉敏供稿/图 杨朗/邓铁军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