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宾日报:科技赋能添力 蔗糖产业提质——来宾市精准发力推进“甜蜜事业”小记
  • 发布单位:来宾分院
  • 2024-11-29 12:09:28
  • 浏览(3355)
  • 收藏
浏览字号:

□ 本报记者 陈 霞 通讯员 玉彩绿 胡 好

糖业是来宾市优势特色产业。作为广西蔗糖主产区之一,全市糖料蔗种植面积及产糖量均排在全区第二位,糖产量分别占全区、全国糖产量的1/6和1/10。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在甘蔗创新育种、良种繁育、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示范等方面精准发力,助力守好国家“糖罐子”。

自主创新育种 推进种业振兴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要让甜蜜事业更甜蜜,就要把甘蔗育种主动权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

据悉,早在2019年,我市就与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合作开展甘蔗良种繁育,建成以甘蔗为主导产业的来宾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总面积27.1万亩,其中甘蔗种植面积20万亩。园区内建设有集一、二、三级甘蔗良种繁育与脱毒种苗加工于一体的繁育推一体化区域性良种繁育推广基地,面积1.4万亩,年供种能力达15万亩以上。

为进一步推动甘蔗育种工作,来宾市农业科学院(广西农业科学院来宾分院)依托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来宾综合试验站桥梁纽带作用,建立了智能化试验温室控制系统、螟虫远程监控系统、作物苗情监控系统、农业数据信息采集平台、甘蔗种质资源圃和甘蔗科研基地等,承担开展甘蔗品种选育、甘蔗育种、区域试验、组培苗繁育等科研试验示范活动。

同时,市农科院与广西大学、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省科学院南繁种业研究所联合开展甘蔗新品种选育等,完成选育材料43个、甘蔗花穗杂交组合试验30个,筛选37个品系。在本院种质资源圃收集野生种30个、常规甘蔗种质材料56份。

科技先锋带动 产业发展添智

今年8月,市农业农村局与市工业园区管委会共建科研试验示范基地,为市农科院提供100亩农业用地,主要作为甘蔗育种、甘蔗良种繁育、甘蔗区域试验等科研试验示范基地。

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中共来宾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批准依托市农科院为牵头载体单位创建来宾市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人才小高地,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批复以市农科院为依托单位设立广西兴宾甘蔗科技小院。在此基础上,我市充分利用人才小高地和甘蔗科技小院的优质平台、灵活机制和良好环境,深入实施“稳面提质、种业振兴、全程机械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提升行动,促进蔗糖产业高质量发展。

据悉,市农科院聘任了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的2名博士作为人才小高地甘蔗科研学科带头人。该人才小高地还拥有国家农业技术集成示范(培育)基地、公司技术中心、迁江公司陈文胜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平台。

我市还组织成立糖料蔗产业科技先锋队切实开展“强农富民”“六个一”专项行动,推动甘蔗栽培技术攻关、区域试验、品种展示选育和技术指导服务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引进种植桂糖、中蔗、粤糖等新品种45个,建立甘蔗新品种展示基地;引进筛选新品种21个,开展应用示范面积1.67万亩;完成桂糖系列双芽段健康种茎苗推广面积5000多亩;繁育脱毒组培苗桂糖55号5万株、黄皮果蔗3万株,示范推广种植甘蔗脱毒组培苗200亩;完成打造科技示范乡镇5个、科技示范村12个、科技示范点1个、科技成果转化基地1个……

“组团”帮扶发力 技术服务到位

我市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团“组团式”帮扶优势,通过技术推广、技术服务、技术指导等方式,为蔗糖产业提质增效提供支持。

在忻城县城关镇六华村古香屯、马泗乡马泗村果达屯新建立2个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面积规模达950亩,示范内容为甘蔗新品种引进、轻简栽培、绿色防控技术等,辐射带动忻城县甘蔗种植面积从原来的6.3万亩扩大到8万亩,种植面积较上年增加26.98%,经济效益预计增加约850万元。

指导来宾市金凤凰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建设甘蔗脱毒组培苗研究中心,脱毒组培苗生产能力达2000万株/年,可为一级基地供种2万亩,扩繁后可提供200万亩脱毒种苗,满足来宾蔗区种苗需求,解决脱毒种苗供种能力严重不足的难题。

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市科技特派团累计下乡帮扶87人次,驻点服务行政村131个,开展技术培训12期,培训1800人次。派出技术人员350人次开展科技服务工作,指导培训蔗管员、蔗农、种植大户、乡村科技特派员3600人次,培育壮大农业专业合作社16个。

原文链接:http://epaper.lbnews.com.cn/pc/content/202411/28/content_170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