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粉垄技术助力绿色农田建设
  • 发布单位:院办公室
  • 2018-06-08 10:55:51
  • 浏览(4337)
  • 收藏
浏览字号:

 人民政协报2018年06月07日第8042期

文/本报记者王菡娟

     “田间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垄黄。”又到了麦子成熟时节,在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栾城试验站里,有几十亩采用粉垄技术的小麦,不施肥、不打农药,甚至不浇水,却依然长势喜人。这种技术也被专家誉为“物理肥力”。日前,记者来到试验基地一探究竟粉垄技术使耕作层更深更松

    “来来来,这边是用粉垄技术的,旁边是普通种植的,你们自己看。”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正斌热情地招呼记者。

    不难看出,用用粉垄技术的麦子明显比旁边的麦子高出了“一个头”。

    粉垄技术到底是一项什么样的技术?

    记者在现场也见到了粉垄技术的发明人——广西农科院研究员韦本辉。

    “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打万石谷。”但多年以前,韦本辉却发现,“深耕一寸土”似乎越来越难了。

    我在研究木薯、山药等农作物栽培的过程中发现,土壤板结严重,并且农作物的耕作层正在不断变浅,造成了农作物不同程度的減产。”韦本辉说。

    随后,韦本辉亲自到全国多个省区进行耕层土壤调查,发现各地普遍存在犁底层上移,耕层多只在10~18厘米。

    于是,韦本辉利用儿时看到木匠使用螺旋钻头“钻孔松屑”的原理,在2009年用8000元钱在广西宾阳一农具加工厂老板协助下,发明制造了首台“螺旋形钻头”利用拖拉机驱动牽引的“粉垄机”。

    “粉垄技术的最大特点,就就是‘深耕深松’。所谓粉',就就是利用螺旋形钻头替代使用了千百年的犁头、头、耙,把土壤粉碎成颗粒物;“垄’,就就是在耕作过程中让土壤自然地悬浮成垄,可直接播种作耕作过程中让土壤自然地悬浮成垄,可直接播种作物。”韦本光辉说。

    韦本辉又进一步解释说,“螺旋形钻头可垂直入土深旋耕,一次性完成整地任务。耕层松士比现行耕作方式加深了2倍多,从翻土高端至底部可以达到40~50厘米甚至更多。”

    实际上,土壤板结、耕作层变浅现象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化化肥、农药等过量使用导致土层板结,使作物增产碰到天花板'。土壤是农业之母,深耕、深深松是多打粮、打好粮的基本条件。”自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副主任郧文聚告诉记者。

    已在21个省份试验应用

    看似一个简单的技术,到底对农作物的帮助有多大?

    大概觉得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张正斌拔了不同的小麦来比较。

    记者看到,用粉垄技术耕作过的小麦杆更粗,根须也更多、更长。

    “粉垄可以进一步激活尚未利用的自然资源,以活土协调带动作物对太阳光能的高效利用。”韦本辉说,这样可以活化土壤,向地下拓宽增容国土立体空间,进一步挖掘“藏粮于土”的潜力,为现有的耕地“减压”。

    “这边的小麦是用粉垄技术后,完全不施肥、不打农药的,也比平常的小麦更加茁壮。”自2016年引进粉垄技术开始试验后,张正斌也成了粉垄技术的代言人”。

    据中国农科院、广西农科院等测算,粉垄种植的水稻、玉米、小麦等,每产出100公斤粮食化肥用量减幅达10.81%~30.99%。

    为了进一步验证粉垄的效果,张正斌在试验田中还做了多组对比实验。

    “这边是用粉垄技术没有浇过水的,完全靠雨水,旁边是普通小麦,浇过一次水的。”张正斌说。

    一直以来,如果小麦不浇水便要“望天收”,也意味着基本没有收成,但粉垄土壤较传统耕作土壤地面天然降水下渗速率提高30%~50%,土壤的贮水量大幅度提升,也使得小麦依然长势良好。

    “助力绿色发展,构建海绵农田。”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郧文聚写下这样一句话。在专家们看来粉垄农田建立起来的“土壤水库”可減少地下水资源抽取,缓解农业与工业、城镇用水的矛盾。

    在河北石家庄,记者还见到了核桃种植大户赵军海,他也是粉垄技术的受益者。

    “刚开始,张教授找到我的时候,我半信半疑,又不好意思拒绝,想着就种几亩试试吧。”走赵军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赵军海用粉垄技术种植了不到5亩的核桃。“没没想到,核桃长得明显比其他的要快,叶子也要肥厚得多,并提前两年进入盛果期。”赵军海说。

    “实践证明,这是一个绿色提质增产增效的农耕新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农作物。”张正斌表示

    而韦本辉将自己的技术称之为“物理肥力”,即即通过最大限度地深化、细化、平行化物理耕作,最最大限度地活化土壤、减减量施肥,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绿色发展。

    河北省政协副秘书长任会君对粉垄技术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粉垄技术的深耕细作,使土壤耕作层扩容,给农作物的给养增粮,最终达到提质增产、节水减污的目的。”

    据介绍,目前,粉垄技术已在21个省份的20多种作物上试验应用。

    亟待走出试验田

    收获时节,用用过粉垄技术的农田不时有喜讯传来。

    据中国科学院农业资源研究中心连续多年的试验结果显示,粉垄小小麦增产率高达38.2%。亩经济效益最高达1223元,比同等拖拉机旋耕的873.9元,增收349.1元、增幅达39.95%。

    此前,中科院专家组成的测产组,对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盐碱地示范项目进行验收,结果显示:利用粉垄技术,亩产玉米492公斤比对照田块增产26.8%。

    事实上,历经10年的探索与实践,韦本辉已经研制成功并定型量产“自走式粉垄机械械”,同时还提出“4+1”,即即(粉垄农田耕地生产力提升、盐碱地粉垄改造、退化草原粉垄聚水生态丰草、粉垄“海绵”辅助城市建设+粉垄间接影响江河水体活化生态利用),粉垄技术绿色发展体系已基本构建完成。

    尝到甜头的赵军海还想继续扩大粉垄技术的利用规模,而这也正是韦本辉最大的心愿:“我希望粉垄技术能走出试验田,尽快造福广大农民。”

    也正是看好粉垄技术的巨大社会效益,CURD中城联共享圈创始人杨震用旗下驰象实业有限公司买下了粉垄技术知识产权,和韦本辉一起成立了辉垄高科有限公司,要全力推进粉垄技术的落地实施。

    “我认识韦本辉多年,也跟踪粉垄技术多年,共同的信念、共同的实践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让我萌生了启动农业生态回归计划、助推粉垄技术尽快落地的使命感。”杨震告诉记者。

    据介绍,垄辉高科将在全国设立粉垄推广工作站,负责粉垄技术在当地的推广应用与项目实施。

    “2018年10月1日之前,辉垄高科将在全国筛选100个县设立粉垄技术推广工作站,并进行重点扶持。”杨震说。

    杨震还透露,光辉垄高科不仅要让粉垄技术助推国内的绿色农田建设,还将走出国门,以对外技术援助的形式,助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优化。

       链接:http://m.183read.com/sharearticle/article/article_id/1935264/app_key/337439fef71af08fe85942ebd690e43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