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探寻绿色农业发展“良方”
  • 发布单位:院办公室
  • 2016-01-28 16:42:27
  • 浏览(3851)
  • 收藏
浏览字号:

作者:韦本辉 秦志伟
 

        “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粮食生产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目前中国人口比60年前增加了3倍多,13亿多人口消耗的食物量也比60年前增长了3倍多。近30年来,为满足这些消耗,人们不得不培育大量杂交品种、大量堆施化学物质——化肥农药及地膜、激素等,这已经成为人们追求增产的一种思维定式。

 

  但是,无论农业、工业还是科技发展,都应综合考虑其经济性、合理性、科学性、可持续性及健康性,最终都要有利于人类、环境与生态长久健康发展。 

  “掠夺式”产量 

  中国耕地资源相对匮乏,仅用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为追求产量、保障粮食安全,近30年来,全国持续大面积推广杂交的水稻、玉米、小麦等粮食和经济作物。而杂交水稻、玉米等良种增产潜力大,需要高肥、高水配合才能达到其高产潜力的发挥。 

  毋庸置疑,化学肥料的发明和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是现代科学和现代农业上的重大事件,是应当肯定的。

  然而,随着耕地松土层愈来愈浅薄、板结,农业面源污染不断加重,供肥、供水能力差,土壤养分严重“供血不足”和化肥利用率愈来愈低下,农民不得不靠盲目堆施化肥农药等获取“掠夺式”产量。我国化肥农药平均施用量约为世界水平3~4倍,造成“化学品”在食物和土壤中的不良残留与累加。与此同时,2015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的化肥利用率为35.2%,农药利用率为36.6%,利用率远低于发达国家。 

  2014年化肥施用量已达5900万吨,占世界7%的耕地施用了世界35%以上的化肥,化肥单位面积的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9倍,是欧盟的3.3倍,是美国的4.5倍;而生产出的粮食只占世界粮食产量的20%。 

  如此循环的结果是,耕地耕层普遍变浅、板结,生产能力下降;更甚者,由于植株繁茂性增强,容易招致病虫危害,农药施放次数和施放量也相应增多。这种良种不与良田配套的农业发展模式,出现严重的良田质量缺失“短板效应”,必然造成化肥的过度施放,累加效应导致土地不堪重负,不仅污染伤害土壤、水体、空气,而且危及生物多样性,导致农产品中“化学品”成分含量增多而殃及人体健康安全。 

  长此以往,中华民族人体健康风险,尤其生育能力下降风险增高和土壤污染累加,如果任其发展,50年或100年后,二者如达到“剪刀差”节点效应时,后果将不堪设想。 

  绿色发展之道

  过去30多年,为追求农业快速发展,实现农产品总量的增长,中国的农业走了中国式工业发展的旧路:先污染,后治理。 

  如今,变革现行农业生产方式,推行农业绿色发展拐点新技术,势在必行。农业部提出,我国农业要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其中“两减”即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2020年化肥、农药施用量要实现零增长。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发展绿色生态现代化农业,就是要生产更多对环境和生命健康有利的粮食。

  人类食物95%来自于土壤。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第一环节是农耕及其所生产的食物,人类的文化与文明也源于农耕。农耕养育和繁衍人类,足见农耕研究与进步之重要。

  千年以来,传统犁头翻土浅耕模式,耕作深度不外乎为10~20厘米,有限度地利用土壤和天然降水、氧气及光能,获取食物来源,一直沿袭至今,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就目前情况而言,当务之急是保障粮食安全、不破坏土壤,又践行绿色生态现代化农业。

  粉垄技术具有减施化肥农药,增产提质的作用,既是人类对耕地和自然的亲爱呵护,又使土地和自然予以人类更多优良食物来源和更优美的生态环境,可谓是人与自然友好和谐的“双嬴”。 

  7年来,粉垄技术在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的20种作物上应用,增产10%~30%,品质提升5%以上,比较效益提高15%以上,天然降水增贮量1倍以上。 

  粉垄耕作,具有活土、释肥、保水、增氧、增温、淡盐等功效,能有效减少化肥、农药使用,促进农作物自然增产、提质、增效,呈现了粉垄一次每亩“增粮千斤、贮水百方”的农业生产新格局。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高粮食产能,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而粉垄技术具有丰富的“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农业绿色科学发展内涵。 

  保障人类吃饱、吃好、吃得健康安全,保障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壤水体空气不被污染伤害,保障宜人生态环境的青山绿水,始终是人们追求的头等大事,也是科学研究的最高境界。 


原文链接:http://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id=24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