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年华:一片丹心献农业 合作东盟共荣华——访广西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处副处长吕荣华
  • 发布单位:院办公室
  • 2015-07-10 11:49:48
  • 浏览(3716)
  • 收藏
浏览字号:
        在他朴素的外表和谦逊的姿态下很难将他与我国农业的风云人物联系起来;但他执着、坚韧、质朴的气息中却隐藏着一股潇洒的气韵,骨子里也冥冥地潜伏着一股永不服输的劲。古语有云:厚德载物。他怀着一颗对土地崇敬之心,不辞劳苦耕耘多年,终于收获了累累硕果,他为农业事业贡献了毕生心血。他,就是广西农业学院国际合作处副处长——吕荣华。

        学农爱农  无怨无悔

        出生于农村家庭的吕荣华从小就是一个朴素朴实的孩子,少年时期那段艰苦的生活历练,练就了他坚韧的品性。“回想起童年,印象最深的就是饥一餐饱一餐,我从小学四年级就开始住校,学校没有饭堂,我只能和一个同学搭伙做饭。读初中的时候,学校离家18公里,一个星期只能回家一趟。”回忆往昔,吕荣华无限感慨。

        吕荣华说,他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对农业和土地有很深厚的情感。记得小时候,吕荣华见到几家农户由于浸种等问题导致秧苗严重不够,农民到处借秧苗,结果一块田中长有高矮不一的水稻,在收割时会非常不便利,更重要的是会导致浪费。看着乡亲们一脸愁容,那时的吕荣华就特别理解农民的艰辛,特别想了解科技对农业的作用。从小的吕荣华就立志要为农业服务,所以他第一志愿就填了广西农学院,他的家人也很支持他选择农业,带着家人的期盼,1988年,吕荣华步入广西农学院的校门,他在农业的求知生涯也正由此开启。四年埋头苦读,吕荣华接受了系统的科学农业的专业知识学习,在教授们的悉心教导下、在良好的求学环境熏陶下,吕荣华取得了各科优异的成绩,成为了当年广西农学院一名光荣的毕业生。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广西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工作。工作八年后,凭借出色的工作业绩,吕荣华被选派到越南从事中越两国科技合作项目“中越农业综合技术示范研究推广基地”的研究工作。

    务实笃学的求知态度,勤思慎思的求知方式,执着追求的求知理念,培养出吕荣华独立思维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国外合作项目的经历,锻炼了吕荣华的独立工作能力。在越南实施项目期间,凭借着那份爱农学农的执着,吕荣华一边实施项目一边攻读学位,2004年在越南取得硕士学位,2010年获越南农学博士学位,成为我国第一位越南农学博士,而且快速在自己研究的农学领域脱颖而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从初出茅庐到我国农业领域年轻有为的专家,吕荣华“学农爱农,无怨无悔”的求知冲劲赋予了他精彩人生丰富的内涵。

        坚守执着  永不言败

        1992年吕荣华毕业工作二十多年以来,从八桂大地到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东盟国家,粮食主产区的田间地头、农家小院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这样的执着源于他割舍不下的三农情。“做农业科研一定要有钻的思想,认真做下去才能出成果。”这是吕荣华一直秉承的人生信条和理念。

        吕荣华在越南做项目期间,经常负责组织国内代表团到越南从事考察、科技交流、项目实施、科技展览等科技活动,协助越南农业科研院校代表团到我国参观访问。其中一件工作中的小事情却让吕荣华至今记忆犹新,“有一次,外国代表团来参观我国科技院所,到广东时突然提出先要参观某大学,由于我们安排不过来,一时解决不了,让外方很不愉快。我在紧急情况下没有慌张,在不违反原则情况下通过熟人与校方农业部门负责人取得对接,终于在晚上11点答复可以接待,第二天我按程序通过院里把名单和参观目的传给校方,第二天下午外方顺利参观该校农业部门。”尽管这是一件小事,却让吕荣华感触很深,他认为不管是科研还是工作,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坚守执着,永不言败。

        在孜孜不倦的农学研究道路上,吕荣华坚守执着,永不言败,交出一份份耀眼的答卷。2010年1月,吕荣华获越南谅山省科技厅促进科技国际合作贡献奖;同年7月,获越南河内农业大学“与中国广西农业科学院合作贡献、科学研究和学习出色奖”;他参与研究的项目“中越农业综合技术示范研究推广基地”和“我国水稻‘两迁’害虫迁飞、爆发与越南虫源的关系及可持续防控策略”,获得广西科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03年,吕荣华带领团队在越南进行杂交水稻制种。2003年1月10日播第一期父本,2003年1月15日播第二期父本,2月5日按计划播母本,由于正好处于春节期间,吕荣华回国休假,播母本由当地的技术人员进行。2月10日,我从国内到越南调查母本,发现许多种子发黑、发霉和坏死,估计少了2/3种子。“后来我们经过了解,才发现是由于当地技术人员浸种操作不当引起的。我当机立断决定2月15日用15公斤种子紧急补救,改为直播方式。可是当时父母本已相差10天。业内许多人都认为这次制种肯定失败,当地的水稻专家也想放弃,但我还是坚守永不放弃的信念,在大家的努力下,经过控水、控肥、使用低浓度的赤霉素等保花措施,最后花期还是基本相遇,制种亩产量达145公斤。后来由越南河内农大牵头、丹麦赞助的越南杂交水稻制种团先后两次参观基地的水稻制种示范,还用越语发表论文《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吕荣华满溢兴奋之情,但是面对诸多的荣誉,他却非常低调,“该干啥干啥,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是他一贯坚持的态度。

        驻守越南  传授技术

        “越南与广西相邻,气候土壤等生态条件相近,广西农业科学院从上世纪90代起就与越南深度合作,主要以项目形式合作,有农业部、科技部、科技厅、市农业局的项目,并与公司合作,把我区及我国农业适用农作物品种,适用技术、新成果在越南及东盟试验示范推广,促进当地技术水平,提高农作物产量,为农民增加收入,增强民间友好,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谈及与越南合作搞农业研究,吕荣华感触颇深。

        2000年,吕荣华正式从事越南及东盟的合作农业研究。当时的他根本不懂越南语,请了一个老专家做翻译,他就与另外两个同事去越南建基地,一切可以说从零开始。他带着优良的水稻品种和技术来到越南,与越南河内农业大学筹建中国农业综合技术示范推广农业基地,这也是我国在越南建立的首个农业示范基地。“我个人认为:把我们农业科学院育成的杂交水稻品种、杂交普通玉米、杂交糯玉米、甘蔗、蔬菜、西甜瓜品种、葡萄、花生、大豆、食用菌在越南试验示范推广,筛选出适用当地种植品种;通过示范种植把我国配套栽培技术进行转移,如大棚栽培设施,瓜菜水肥一体化种植技术、葡萄避雨栽培技术、滴灌节水栽培技术。结合各种各样培训班,培训一批越南及东盟国家科技人员掌握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水稻、玉米、蔬菜、甘蔗等高产栽培技术。以这个项目为起点,我国与越南等东盟国家的合作就会逐渐变多。”

        在越南河内的中国农业综合技术示范推广农业基地,吕荣华一呆就是五年,每年驻守越南长达300多天,吕荣华发现,一个成功的试验能让越南农民心服口服,但要说服越南农民,除了语言的障碍,还有一道观念的鸿沟。越南土地比较肥沃,一直以来,当地农民都沿袭传统粗放的种植方式,深水插田,插秧过深,插下去就顺其自然,但是种植杂交水稻就不能这样。越南农民虽然喜欢中国杂交水稻的产量,但却很难改变根深蒂固的种植方式。吕荣华意识到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他决定从河内农业大学的学生寻找突破口,因为相对而言,他们比农民更能接受新事物。当时吕荣华想了一个办法,就是把一些杂交水稻的种子给学生带回家里种,但必须是按照他教的办法来种,结果其中一个品种长势非常好,学生用报纸包着该品种的稻谷赶了上百公里的路向吕荣华请教,当吕荣华让学生把种子带回去时,无需费劲的解释,当地的农民自然而然按照他的办法种植水稻了。一个点带活一大片,杂交水稻推广就容易多了,示范基地在越南也声名远播。

        2010年,吕荣华正式回国,任广西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处副处长,致力于广西内外农业院校研究单位与东南亚特别是越南、老挝、柬埔寨农业部门合作,扩大我国适用农业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在越南的影响力。“广西农业科技国际合作重点和亮点在东盟,我们的目的是把我们的适用品种、技术、成果向东盟示范推广,提高当地农业科技水平,增加当地农民收入,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促进中国与东盟友好,扩大影响力。我们原来合作的基础要保持并要加强,在我院建立培训中心每年为东盟培训相关人员,在东盟国家建立科技示范园区、建立农作物联实验室。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的亲戚大多是农民。所以我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让农民过上幸福生活,如何提高他们的收入,无论是中国的农民还是东盟国家的农民,我都希望能凭借自己微薄的力量,切实为他们做些事情。”10年往返中越两国为农民传授农业技术和知识,吕荣华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越南语,更是攻读下了博士学位,收获无数殊荣。

        东盟合作  实现双赢

        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从早期的收获计划,到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以来,农业一直是中国与东盟之间的重点合作领域。吕荣华认为,中国和东盟国家在粮食方面合作空间和潜力巨大,一方面,来自中国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和水稻种植技术在越南、柬埔寨、文莱等国家受到欢迎,对当地稳步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一方面,中国的市场庞大,对包括粮食在内的产品需求也十分旺盛。

        多年以来,吕荣华带领团队除了合作建设农业示范基地外,还与越南、柬埔寨等国家大量培训水稻育种、种植技术人才。与越南国家农业大学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同时也连接与越南乃至东盟合作的桥梁,纽带和平台。吕荣华坦言,“东盟国家的水稻种植技术跟国内相比,总体上有不小的差距,由于杂交水稻新品种数量不多,大多数地区的农民一般种植常规水稻,尽管常规水稻品质相对较好,单产量较低,每亩产量约700斤左右,这与杂交水稻产量有很大的差距。受自然条件、分散种植、基础设施不完善等因素影响,东盟国家农业机械化程度普遍不高,农业还停留在传统粗放的种植水平上。因此双方完全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发展潜力巨大。”

        吕荣华认为,中国和东盟在共同维护粮食安全方面合作空间和潜力巨大,应该是未来努力的方向。实施上,粮食安全对中国和东盟国家都显得至关重要,中国正在加速推进工业化、诚镇化过程中,可用耕地面积逐年减少,情势严峻。对中国而言,如何养活超过13亿的人口,是粮食生产的永恒主题。中国与东盟必须加强紧密合作,强化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完善粮食贸易,共同应付粮食安全问题,以实现共赢。“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等东盟是农业国家,从总体来讲,我国农业综合研究比东盟强,我们应联合研究,研究新的适应气候变异的农业作物品种,在东盟研究抗干旱耐热品种。研究抗病虫害品种,在越南水稻要高抗当地生理小种的白叶枯病、稻瘟病品种,双方要在迁飞性害虫防控研究中找出迁飞性害虫的迁移规律,联合提早进行预防和防控。还有要共同研究利于水肥一体化、滴灌节水栽培技术解决水源紧张问题,利用现代机械化解决劳动力短缺现状。”

        服务三农  责无旁贷

        吕荣华对农学研究的情感可谓狂热,无论是在越南五年的驻守,还是在农业科学院上班时间,他不是在实验室,就是在田间,连夏日晚饭后的休闲也别具一格转田坎,青青的秧苗、绿油油的稻田、沉甸甸的稻穗,在他眼里,都是看不够的美景。“顶天立地做科研”是吕荣华对自己的要求。所谓顶天就是要始终站在世界科技前沿,瞄准高精尖技术,入得“厅堂”;所谓立地则是要把根扎入广阔的农村,下得“田庄”。头顶烈日、高挽裤腿、躬身稻田的“农民”形象是大家对于这位农学博士最深刻的印象。在吕荣华看来,顶天立地做学问不仅是形成自身研究特色的需要,更是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需要。他对农村怀有深深的感情,希望自己的研究能真正造福百姓,“我们都来自农村,不能忘本,服务三农对我来说,是责无旁贷的事情。”这也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朴实情怀。

        作为中国第一位越南农学博士,在人们的心中,应该做教授,甚至应该当大官,可是吕荣华取得博士学位回国后,依然在广西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处工作,一直致力于广西内外农业院校研究单位与东南亚农业部门的合作。吕荣华说:“只要学以致用,用之所学,我心满意足。”提及荣誉,吕荣华谦和一笑说:“一个人的成功,有机遇的因素。我觉得自己是幸运地赶上了好时代,有党和国家对‘三农’出台的好政策,知识分子有干事业的好环境。对我来说,奖项只能代表过去,工作、学习和研究结果不是一味追求奖项,而是对社会服务,服务三农。”

        对未来的规划,吕荣华并没有给自己太多的设定,他说,科研领域需要的是自由发挥,心里轻松了,智力会发挥得更好,放下包袱,步子会迈得更大一点。目前就想把负责的国际合作方面的工作做好。“目前就三个方面的工作,培训东盟相关人员、建立科技示范园区、建立农作物病虫害联合防控实验室。特别是一路一带新形势下,争取能够有所突破,为我院、我区、我国在东盟农业科技合作做出些许贡献。”寥寥几句话语,却深刻表达了一位享誉国家的农学博士的情怀。

        “判断一个人值得不值得信赖,人品应该是第一位,但关键还要看他有没有创造力。有的人创造力很好,但人品不好,社会最终会淘汰他,有的人人品很好,却没有创造力,这就很麻烦。如果现在有一个项目需要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有两个选择:一群人品很好的人却不够聪明,一个人很聪明,能把这个项目完成,但他人品不行,我还是会重视这个聪明的、很有创造力的人。因为我觉得他有希望,可以培养。在人品的问题上,一次、两次的挫折经历,会告诉他自己在做人方面有不足。”吕荣华希望现在的年轻人,不仅能够意识到人品的重要,还要努力塑造自己的创造力。一个人的创新能力与一个人的智慧是相关的,创造力和智慧在某种含义上是相同的。

        那些结实饱满的水稻总是低下高贵的头,而稗子则总是昂起飘浮的脑袋。一颗饱满而低调的水稻,或许正是吕荣华最贴切的写照。这位低调谦逊的农学博士,在大时代的弯弓上刻下了不寻常的印记,古老的国度和耕耘希望的农民,理应在吕荣华的努力和帮助下有美好的未来。

        【刊登于《金色年华》第556期 2015年6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