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骗”来蜜蜂授粉 结出“绿色”西瓜
  • 发布单位:院办公室
  • 2015-04-27 11:15:30
  • 浏览(3615)
  • 收藏
浏览字号:

我区“蜜蜂授粉”技术取得了突破,西甜瓜专家和养蜂专家联手打造“安全牌”瓜果
“骗”来蜜蜂授粉 结出“绿色”西瓜
南国早报   2015-04-25          ■ 南国早报记者 佘鸿雁 文  
 

        经过“上岗培训”后,蜜蜂为西瓜、甜瓜授粉,产量更高,果实更甜,外型更美——经过我区西甜瓜专家和养蜂专家两年多联手攻关,我区“大棚西瓜甜瓜蜜蜂授粉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目前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对消费者来说,这个项目带来更重要的信息是,通过小蜜蜂的把关,“打针西瓜”、“膨大素西瓜”、“农药西瓜”这些让人担忧的食品安全问题有望减少

        1

        采蜜要有“上岗培训”

        4月23日,在北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基地的大棚里,南国早报记者看到,一排排甜瓜藤蔓枝叶绿意盎然,黄灿灿的花朵间已经挂了不少幼果。幼果上挂着记录“出生日期”的牌子,这些日期是它们被蜜蜂传粉的时间。

        每个大棚里放着一箱蜜蜂。它们天亮就开始“出门上班”,上午8时~11时是授粉的黄金时间。到中午12时左右,随着气温升高,大部分蜜蜂“收工”回巢。

        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站长、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洪日新研究员告诉记者,放进大棚里的蜜蜂“上岗前”要经过训练,要适应高温高湿的环境,飞起来不能撞棚。它们吃的食物也很高级,是添加了甜瓜花粉的蜜糖——让它们习惯甜瓜花粉的味道,愿意访花。

        整个项目在大棚蜜蜂驯化、不同蜂种(中蜂、意蜂)授粉比较、蜂箱密度、植株密度、不同西瓜甜瓜品种授粉等方面,都经过了一系列初步试验和反复验证试验。

        2

        人工授粉多有不足

        蜜蜂采花酿蜜是昆虫本能,应该是无师自通,为何还需要专家花这么大力气来“教”?那是因为在自然界,蜜蜂对西瓜、甜瓜的花朵不感兴趣。

        “西瓜花、甜瓜花光有花粉没有蜜。”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站长、广西养蜂指导站站长许政这样形象地解释:“蜜蜂出去‘干活’,如果发现没有‘收入’,下次就不会去了。”所以这就是要用蜜糖饲喂的原因——“欺骗”没采到蜜的蜜蜂自己不是在白忙一场,下次它就会积极去授粉。

        西甜瓜是广西主要经济作物,近年来广西大棚西瓜、甜瓜年种植已经达到4万多亩,总产值10多亿元。在该技术推广前,我区大棚种植的西甜瓜采用人工授粉的传统方式。

        人工授粉多有不便,很难授粉均匀,因此长出来的果实容易出现果型不正、商品率偏低等问题。更麻烦的是,人工授粉耗时长,效率低。一亩地有1000多株甜瓜、两三千朵花,要将雄花摘下、剥开、花粉涂到雌花柱头这些动作重复几千次。

        而适合授粉的花期最多只有7~10天,每天最佳泌蜜时间只有上午两三个小时,一旦错过,雌花“空等一场”不能结果。因此每年开花授粉期间需要大量人工,劳动力短缺和人工成本上涨成为制约我区大棚甜瓜集约化生产的主要因素。

        3

        闻到农药小蜜蜂罢工

        从2014年开始,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养蜂指导站、北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及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南宁综合试验站、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广西特色水果创新团队联合组成研发团队,分别在南宁和北海两大产区开展一系列试验,目前“大棚西瓜甜瓜蜜蜂授粉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已经取得了突破。初步统计,2015年,北海产区已应用蜜蜂授粉大棚甜瓜600多亩。

        经过蜜蜂授粉的果实发育均匀、果型漂亮、甜度高,亩产能增加12%,而且可以节约大量人工授粉的劳动力成本。“以前一个熟练工管10个大棚,现在一个熟练工+一箱蜜蜂,就可以管15个大棚。每亩能节约人工费用170~250元。”北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科研生产科科长朱斌说。

        对消费者来说,这一技术的推广将让人吃到更环保、安全的西甜瓜。区外一些产区因为采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辅助授粉坐果技术,出现让人担心的“打针西瓜”、“膨大素西瓜”。蜜蜂授粉就可以避免这个问题,结出来的瓜是无农药的“绿色产品”。洪日新表示,蜜蜂对生态环境要求高,特别对农药气味非常敏感,大棚周边百米内都不能喷洒农药。去年在北海试验区,大棚里没有喷施农药,但是在离大棚七八十米外的农田,农户喷洒了农药。风吹来农药的气味,大棚里的蜜蜂立刻“罢工”,不再授粉。

        据报道,北京等一些产区已经开始打造蜜蜂授粉西瓜甜瓜品牌,比人工和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授粉的西甜瓜每公斤贵1~2元。
 
        链接地址:http://ngzb.gxnews.com.cn/html/2015-04/25/content_111858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