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报:广西“科企合作”加速超级稻研发
  • 发布单位:院办公室
  • 2013-07-29 11:08:20
  • 浏览(4688)
  • 收藏
浏览字号:

        本报讯(记者 李可天 通讯员 陆建勋) 广西农科院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在科研与市场间搭建桥梁,探索出一条具有广西特色的新路,实现了科研院所、企业、农民、政府各方多赢。

        日前,农业部专家组对广西杂交稻新品种“H两优991”在贺州市八步区贺街镇寿峰村的百亩高产示范片进行了首次测产验收。该新品种在这次现场验收中平均亩产达到676.6公斤,超过农业部超级稻认定产量标准16.6公斤,有望成为新超级稻品种。据悉,广西已有2个品种被确认为超级稻品种,“H两优991”有望成为第三个“广西本土”超级稻品种。与前两者有所不同,“H两优991”是由一家广西民营企业自主选育的。“企业申报超级稻认定,是我们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广西兆和种业公司董事长何懿说,新品种通过首轮超级稻认定验收,广西农科院的科技特派专员谢太理研究员发挥了关键作用,他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加快农作物优良新品种成果转化的工作,其中,“H两优991”超级稻认证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

        “我们选择与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合作,企业在根据自身需要,吸纳年富力强的院方专家入驻,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广西农科院办公室主任陆宇明介绍,2012年以来,广西农科院派出高级专家作为科技特派专员到企业担任总农艺师、总经理等,推动科技成果在企业“开花结果”。同时,企业还为院方科研提供了大量经费,这样一来,企业手握最新成果“法宝”,抢占市场高点和先机;院方得到企业资金支持,源源不断地产生大量科技成果,同时快速转化,走向市场,造福农民。

        刊登于《南方科技报》7.26 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