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报:广西编制荔枝采收加工技术标准
  • 发布单位:院办公室
  • 2013-04-03 15:51:05
  • 浏览(3348)
  • 收藏
浏览字号:

        本报讯(记者 李可天 通讯员 陆建勋)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岭南佳果荔枝的采收与储运,自古以来就是个难题。日前,记者从广西农科院获悉,这一难题已取得新进展。“荔枝保鲜加工处理关键技术研发”项目研究成果表明,经过保鲜剂处理的荔枝,在3℃~5℃冷藏条件下,货架期可达15天以上;该项目编制的《广西荔枝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规程》,结束了广西作为荔枝生产大省,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无章可循的历史。

        该项目负责人、广西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孙健博士介绍说,荔枝作为广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栽培面积超过21万公顷,产量近50万吨。但广西荔枝种植管理粗放,采后商品化处理水平低,保鲜技术落后,导致广西荔枝商品性及商品价值大受影响,价格起起伏伏,严重影响果农种植荔枝的积极性及产业良性发展。

        “《广西荔枝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规程》出台,对荔枝采后分选、分级、贮藏、包装各个环节进行严格规定。”孙健举例说,规程中规定荔枝果实成熟度在8~8.5时是最佳采摘期。荔枝按大小可分为优等品、一级品和二级品;比如体型较大的妃子笑品种,优等品的大小规格要求为每公斤不超过35粒,一等品的规格为每公斤35~40粒之间,二等品的规格为每公斤不超过50粒。而对于体型较小的桂味品种,优等品的大小规格要求为每公斤不超过56粒,一等品的规格为每公斤为56~62粒之间,二等品的规格为每公斤不超过68粒。

        孙健告诉记者,目前广西荔枝主要在国内市场销售,所获利润有限。现阶段,我国荔枝的输出市场主要为香港和东南亚地区,只有近10%是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因此欧美市场前景最为广阔。如何使荔枝种植、采收、加工、冷藏、保鲜、物流等工作符合进口国的要求,从而保证能顺利出口,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按照规程规范操作,荔枝的色泽、糖酸比、大小等商品标准比较一致,商品性提高,荔枝可进行等级定价,消费者根据需求自由选择。由此,外运鲜销的广西荔枝生产企业及专业合作社将从中获益。”孙健表示。

        给采摘后荔枝“洗澡”是荔枝采后商品化处理的一项重要技术。孙健介绍说,采用天然提取物加工的生物保鲜剂对荔枝进行采后保鲜,完全没有食品安全方面的顾虑。荔枝裹着薄薄的生物保鲜剂,就像穿上了一层透明新装,经过保鲜剂处理的荔枝在3℃~5℃冷藏条件下,货架期可达15天以上,营养和口感都保持得较好。

        刊登于《南方科技报》2013-4-3 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