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农业科普到田头进万家
  • 发布单位:院办公室
  • 2022-06-30 10:53:35
  • 浏览(5480)
  • 收藏
浏览字号:

广西农科院精心策划推广农科成果——

农业科普到田头进万家

广西日报2022-06-29 ■ 本报记者 李新雄 通讯员 关妮纳

    “我喜欢参观广西农科院的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区,每次都能认识一些新东西,比洗脸盆还大的灵芝,比我腰杆还粗的黑皮冬瓜,比篮球架还高的甘蔗。平时我不喜欢写作文,但每次参观完展示区我都自愿写。”南宁市清川小学四年级学生蒋雨汐半年去了4次展示区,每次都意犹未尽。

    作为人气颇旺的广西科普教育基地,广西农科院的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区每年都吸引不少农业科技迷前来打卡。

    近年来,广西农科院立足特色优势资源,以乡村振兴为主线,精心策划开展科普工作,推动农业科技成果普及活动走进生产、走进生活。

    依托现有平台开展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行动,为孩子们营造了学科学、爱科学的良好氛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广西农科院全年对外开放“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广西科普教育基地”,昆虫标本馆、食用菌展示馆、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区等设施和场地,以示范、宣传和互动的方式,向青少年普及农业先进技术、新成果。

    “农科院不少工作人员义务充当科普场馆讲解员,有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为了讲解生动,还上抖音学习了讲解技巧。”广西农科院副院长孙健介绍。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有4000多名青少年到该院科普场馆参观学习,有效激发了青少年的科学好奇心和求知欲。

    多措并举推进实施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是一大亮点。推动人才下沉,一方面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提升科普推广服务水平。农科院依托选派的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科技先锋队、科技特派员,先后支持邕宁区新江镇汉林村果桑种植加工一体化产业、隆安县昌隆合作社绿色水稻种养一体化产业、大化瑶族自治县华善村沃柑-蔬菜循环产业等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把示范点打造成了立体化的科普宣传阵地。培训课、新品种交流会等科普活动经常在示范点举行。

    “我在兴业县卖酒镇睦村当驻村第一书记一年多来,科普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广西农科院专家陆建勋告诉记者。他和同事通过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方法,把科技推广模式跟科普宣传叠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他们还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社、村干部、农村实用人才等在科技示范中的带头作用,发动他们加入科普宣传,在实现增产增收的同时科普工作也落地落实。

    如何充分挖掘和利用高层次、资深人才开展接地气的农村科普宣传?农科院还发挥广西科技先锋队的引领作用,依托广西科技创新联盟,为农民量身定制科普套餐。在促进科技创新与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结合的同时,科普工作风生水起。一年来,各科技先锋队盯紧糖料蔗产业黑穗病、柑橘产业黄龙病、香蕉产业枯萎病以及农产品加工等,累计建立科技示范点466个,示范面积30.1万亩,建成科技示范村224个,培训基层农技人员、农民、公司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等34059人次。

    除了常规科普工作外,广西农科院还瞄准创新巧做科普文章,创建了我国首个农业科普社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专家们优化整合农业科普资源,创建了“大美广西农业科普社区”,并研究建立了互动型农业科普网站、社区信息服务平台、动漫视频与文本结合、农业科普社区志愿者服务4种新型服务模式,突出社会和公众关注的农业科技热点及精准扶贫问题,在无公害农业、农药残留与食品安全、大棚蔬菜、害虫与天敌、农业辟谣等方面多角度开展农业科普活动,去年累计开展活动1385场次,受益人数超过1000多万人次。

原文链接:https://gxrb.gxrb.com.cn/?name=gxrb&date=2022-06-29&code=007&xuhao=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