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广西:于永浩:扎根八桂沃土,守护绿野希望
  • 发布单位:植物保护研究所
  • 2022-09-21 11:15:33
  • 浏览(6689)
  • 收藏
浏览字号:
20年笃行不怠,致力农业害虫绿色防控研究,他用技术创新,保障农作物健康生长,让农民端起“幸福碗”;

扶贫更要扶智,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科普使者”,他亲力亲为,将绿色植保理念传递到农户心中;
当好“领头羊”,全心全意服务广西农业发展,他用实际行动诠释“顶天立地做科研”的意义。

1.png

人物简介

于永浩,中共党员,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现任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在农作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科学知识普及、重大农业害虫绿色防控技术及产品研发、重大入侵生物检测及生态治理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广袤的八桂农田上,农民们辛勤耕作的身影,在田间起起伏伏。水稻、甘蔗、玉米、花生……各类特色农作物,包裹着新一年的收获,在阳光下闪烁着勃勃生机。

炎夏时节,近40度的高温掀起层层热浪,蒸腾着双脚下的土地,也炙烤着劳作之人的内心。这时,一个身影缓缓地踏入农田,仔细地观察着作物的生长情况,并时不时地与农民交谈。不知不觉,他的衬衫已被汗水浸湿,紧紧地贴在背上。

在农民身边时,于永浩的脸上总是带着温暖的笑容。这位从山东远道而来的科研工作者,自打10年前到南宁市邕宁区新江镇汉林村挂任第一书记,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时,便慢慢地听懂了这儿的方言。一开始仿佛“置身外国”,难以和农民沟通的尴尬场景,也已成为了于永浩心中一段可以笑谈的回忆。与农民们话着家常的间隙,于永浩的眼神时不时地扫过那碧绿的田野,思绪在作物之间穿梭:作物的生长情况如何,今年的收成能否达到目标,又会不会,受到害虫的影响?

技术创新破解农作物

地下害虫防治难题

害虫,一直以来都是农业生产发展的重大影响因素。传统的防治手段,普遍是使用化学农药。虽然这类农药使用方便,见效快,但过度使用化学农药,长期下来不仅会污染生态环境,还将危及害虫的天敌,同时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得更难防治。“有的化学农药,毒性强,味道刺鼻,从地里熏蒸出来,牛和人都受不了,严重时,牛甚至会被熏死在田地里。”于永浩描述道。

而另一种防治手段,是生物防治,即利用自然界的生物,以及生物的一些产物来防治害虫的理论和技术体系。在1000多年前的晋代,就有利用黄猄蚁防治柑桔害虫的记载,这便是最早的生物防治手段。该手段不仅能击破害虫的抗药性,而且能保护生态环境,使农业产业得到可持续发展,同时不会产生农药残留,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农产品绿色健康的品质。

从硕士到博士阶段,于永浩深耕于害虫生物防治技术研究。入职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后,于永浩便遇到了一大“对手”——地下害虫。

除了能直接在表面看到的害虫以外,还有一类隐藏在土壤里,悄悄危害着农作物的种子、根茎等部位,这类害虫,称为地下害虫。对于广西主要农作物之一的甘蔗,则有甘蔗螟虫、蔗根土天牛这两类地下害虫蚕食其茎基部。其中,蔗根土天牛的幼虫,有着极厚的脂肪层。“我们把这幼虫挖出来,整个放进农药里,竟然还能活蹦乱跳!”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于永浩仍然会感到不可思议。那个时候,我国的生物防治技术尚不成熟。看着地下害虫日益猖獗,农场却束手无策,导致甘蔗大量减产,一亩地,甚至只有一两吨的产量,农户损失惨重,整年的辛苦劳作,几乎化为乌有。

地下害虫以其种类多、隐蔽性强、危害重等复杂特点,成为了国内外公认的难防治类群,也成为了于永浩面临的巨大挑战。“绝对不能让农民的辛勤耕作白费。”身为科研工作者,遇到困难必不退缩,于永浩带领团队,坚定地开始了农业地下害虫防控技术的研究。

要想击败对手,首先要了解对手本身——地下害虫的生物学特性。于永浩及其团队发现,这类害虫大概两年才能完成一个世代,这期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土里。从幼虫到成虫,又需要经历一个月的羽化期,虫体在蛹内,无法活动,正是把它消灭的最佳时期。

抓住机会,于永浩团队开始了对农业地下害虫的摸排与防控技术研发。长达十几年的研究与实施,于永浩已记不清走过了多少片田野,多少次满鞋泥土地回到办公室。不论是被各类分析文件塞得满满当当的电脑,还是被翻得卷边的笔记本,无不体现着于永浩对作物健康生长的渴望。终于,他们明确了广西地下害虫6目21科150种,更是发现了窄缘施夜蛾、奥氏梳爪叩甲、长胸异刻叩甲、利角弓背叩甲、硕梳爪叩甲5个中国新记录种,同时,“诱虫灯+陷阱”物理防治技术也研创成功,这项属于国内首创的成果,通过利用害虫的趋光特性来捕杀害虫成虫,从源头阻断其繁殖生长,逐年控制害虫数量。

对于藏匿在土壤内的害虫幼虫,也要“精准打击”。为此,于永浩团队研创了“以菌治虫”技术,利用绿僵菌的寄生特性,溶解害虫体壁,让其菌丝侵入幼虫表皮,逐步向内侵染,侵入昆虫的脂肪组织和肌肉,进而将地下害虫扼杀在“摇篮”之中。当时,在国家农药登记产业进步的支持下,于永浩团队还联合企业,研发出5种绿色药肥,既节省了成本,又有效提升了防控效率及效果。

2.png

▲于永浩(左一)到大化瑶族自治县调研指导草地贪夜蛾防控

“以菌治虫+物理防治+绿色药肥一体”为核心的绿色防控体系,顺利解决了地下害虫防治难题,累计推广应用497.36万亩,挽回产量损失223.8万吨,挽回经济损失11.86亿元,减少化学农药用量38.37吨,保障了绿色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极大推动了植保新药剂开发和药肥产业的发展,收获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

走进群众,打通科普服务的

“最后一公里”

广西特色农作物多,病虫害种类多且发生频繁,新发病虫害也在不断出现。应对害虫侵扰,除了不断提升防控技术,更要为基层生产者普及相关知识,找到易于掌握、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

于永浩最主要的科普对象,就是农民,做农民群众的科普工作,不仅要站在讲台上,更要到他们身边,将科普知识传递到他们心中,用扶智助推扶贫。在农户们的心里,于永浩就像一名“作物医生”,不仅会为他们详细地解答种植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手把手地教会他们如何使用各类绿色高效的生物防治手段,最大程度降低农业病虫害对作物的影响。

回忆起以往的经历,于永浩认为,农民的科普工作之所以难做,不仅仅是因为该群体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更是因为理念问题,难以快速地接受新事物。

对此,于永浩用以前的经历举了个例子:“我们提倡绿色植保,少用甚至不用农药,但农村普遍对化学农药有依赖性,基层的群众遇到病虫害的问题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我要用什么药来消灭这些害虫,有什么好药吗?’。”我国是化学农药生产和应用最大的国家,遇到虫害就要用化学农药去杀,这样的观念已在许多农村老百姓的思想里根深蒂固,要想通过一两次科普活动就破除,实在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所以,我们就要努力去推广绿色植保理念,呼吁农民少用农药,用对环境友好的技术手段来进行病虫害防治,一步步地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首选用中医,而不是直接就打吊针’,这是一个道理。”

3.png

 ▲于永浩(中)赴北海指导蔬菜绿色生产

每次下乡,于永浩都会受到农民们的热情接待,他也用生动细致的病虫害防治科普知识以及实地指导,回应着他们的期待。经过多年的沉淀,于永浩团队已培训技术人员822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1000份,技术辐射种植户约60000户,有效提升了农民科学素养,培养了农民的生态友好理念,化学农药施用的随意性、盲目性得到极大改善。

在于永浩办公室的书架上,整齐地放着6册装帧精美的广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科普图书,翻开内页,一幅幅害虫彩图映入眼帘,并配有每类害虫的名称、特性、发生规律、防治方法等详细内容。

科普图书的编写,过程注定是艰辛的。害虫的种类非常多,照片的搜集就是一大重点及难点。“我们做出来的书,要让基层民众看得懂,识别得准。针对某一类害虫,需要知道它的卵是什么样子的,幼虫又是什么样子的,这些内容,最直观的呈现方式就是照片。”于永浩强调。

4.png

 ▲于永浩翻阅广西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科普图书

为了拍摄出一只虫子各个时期的照片,于永浩和广西农业科学院的多位专家学者,一起深入农田,挖开泥土,寻找、记录各类害虫,或是把虫卵、幼虫带回实验室养殖,用相机记录它们生长的每一个阶段。历经三代人,20年的素材积累,六册科普图书里,共收录了2700多张高清彩图,566种病虫害,受到了农民、基层技术人员、农业院校师生、中小学生等多个群体的欢迎;“隐藏”在广西农业科学研究院的昆虫世界科普馆,也正敞开大门,为更多的民众洒下知识的甘霖。

“科普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任重而道远啊。”这是于永浩对十几年来科普工作经历最深刻的体会。

不忘初心,行稳致远

时光荏苒,八桂田野间,于永浩的足迹正随着和煦的微风,不断延伸,作物翠绿的枝叶随风摆动,时不时为他“扫”开身上的尘土。

在重大农业害虫绿色防控领域研究的20年间,于永浩一路走来,从广西农业科学院实习研究员,成长为现在的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他肩负的责任,也越来越大。

“与职工交流时,我常说,我们农科院是公益一类科研单位,又是省级农科院,我们现在的目标是争创全国一流的省级农科院,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给我们的一个定位,也是我们的目标。我们服务广西农业产业发展,要做到四个字——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说,我们做科研,必须要抓住理论前沿,只有抓住行业的前沿,你才能够有自己的创新。‘立地’,就是要根据我们的产业需求,抓住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服务于广西的农业发展,就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基础理论研究不能丢,服务基层的能力也不能丢,全力以赴,助力乡村振兴。”于永浩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不仅是一名恪尽职守的“农作物保镖”,农户眼中尽心尽力的“科普使者”,更是植物保护研究所职工心中的“好所长”。

5.png

 ▲于永浩科研团队合影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这是于永浩的大学老师曾对他说过的一句话,也是于永浩的座右铭,茁壮生长的作物,农民幸福的笑容,领导和同事的认可,累累的科研硕果,便是他践行这句良言的最好证明。

“因为生物防治在全球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病虫害防治手段,但是在我们国家,仍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会坚持走生物防治的道路不动摇,为我们的绿色植保做一点贡献。”未来,于永浩仍将扎根于八桂沃土,用心用行,守护那弥足珍贵的绿野希望。

TIPS

【主要科研成果和荣誉】


于永浩自2005年7月工作至今,一直在科研与生产第一线从事植物保护学科的科研及科普工作。近年来,在重大农业害虫绿色防控、农作物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科学知识普及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丰富了生物防治资源库,提供了绿色防治技术方案及产品,推动了药肥产业发展,为植保科技进步、农业科学技术传播、农产品安全做出了贡献。


于永浩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特色经济作物有害生物用药适期与防治指标优化”、中国农科院-广西协同创新科技专项“广西区域农业绿色发展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广西瓜类蔬菜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广西科技计划“广西主要外来有害生物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30多项。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科学普及奖1项(第1),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第1、第9)、三等奖 1 项(第2),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广西农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4 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国家专利 15 项,在《Journal of Pest Science》《Ecological Entomology》《植物保护》《应用昆虫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40 多篇,其中 SCI论文 5 篇,主编和参编著作 6 本。2021年,于永浩荣获第十六届广西青年科技奖。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QSEmF0adZbvz4iiXjk01x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