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优桑·优茧·优丝 ——国家科技特派团为来宾市乡村振兴赋能添智
  • 发布单位:来宾分院
  • 2024-07-10 12:23:33
  • 浏览(11264)
  • 收藏
浏览字号:

优桑·优茧·优丝

——国家科技特派团为来宾市乡村振兴赋能添智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李 晟 通讯员 玉彩绿 张银芸

共育四龄蚕技术在忻城、武宣等重点蚕区不断推广运用;蚕桑产业产值每年占全市农牧渔业总产值近10%;全区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来宾召开……

近年来,在国家科技特派团的帮扶下,来宾市锚定建设蚕桑产业大市的目标,充分发挥蚕桑产业作为传统农业支柱产业的优势,围绕“优桑优茧优丝”工作思路,持续推进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据农情调度显示,截至6月30日,来宾市桑园面积达35.68万亩,累计发放蚕种88.2万张,同比增长6.47%;蚕茧产量2.14万吨,同比增长8.32%。

A 共育技术 联农效应凸显

“今年入春以来,气温回升较快,降雨充沛,适合种桑养蚕,科技特派团和农业部门的专家早早就来村里培训种桑养蚕技术。3月16日,我领取了今年第一批四龄蚕,4月2日就卖了第一批茧,56元/公斤,比往年每公斤多挣了5-6元。”忻城县古蓬镇上浪村蚕农黄克敏喜上眉梢,相较之前领养三龄蚕,四龄蚕的饲养周期更短,且饲养过程中淘汰的弱小蚕更少。上半年,他卖出7批共350公斤茧,比领养三龄蚕时多卖35公斤。

黄克敏说的“龄”是蚕的生长周期,蚕的一生中会经历四次蜕皮,最终达到五龄。每一次蜕皮,龄期就增加一龄,到五龄后进入静止状态,准备结茧。整个过程约40天。

四龄蚕体质更佳,领养四龄蚕比领养三龄蚕成活率高,且只需6天左右便进入五龄,饲养周期更短。那么,四龄蚕从哪来呢?

“来宾市94%的小蚕采用共育技术,将传统的蚕农分散饲养小蚕,改为集中在一户或一处饲养和管理,选择专人,配备专业蚕房、专用桑园,蚕具和温湿度调节设备,饲养至四龄时再分发给农户饲养。从而缩短饲养周期,降低发病率,提升成活率和产量,适应现代蚕桑产业的发展需求。”国家科技特派团忻城县团蚕桑组组长、来宾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罗平介绍。

为共育技术提供支撑的,是来宾市在重点蚕区创新打造的“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现代化生产模式。

来宾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平介绍:“我们引导龙头企业、共育大户与蚕农结成利益共同体,带动订单农户、合作社成员按标准组织生产,保证原料茧供应的数量和质量。截至目前,已累计投入超过1亿元,在忻城县古蓬镇上浪村、红渡镇六纳村、安东乡安东村等地建立了7个标准化四龄蚕共育基地。”

在四龄蚕共育基地中,四龄蚕平均成活率提高约16%,每张蚕平均产茧量39.58公斤(每张约2.6万只卵),每张蚕增产5.59公斤,今年上半年推广四龄蚕约3万张,同比增长20%左右,联农带农效应不断凸显。

B 联合攻关 保障桑叶供应

共育模式提高了蚕的成活率,更多的四龄蚕带来了桑叶的更大需求。如何保障桑叶供应?

吴平介绍,针对桑园土壤板结、桑叶低产等问题,来宾市聘请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土肥水管理岗位科学家等团队开展联合攻关。统筹各类政策性扶持资金4000多万元,通过引进桑树新品种、建立低产桑园改造示范区等措施,引领全市5万亩以上低产桑园提质增效。

近日,记者来到忻城县红渡镇西江村桑园改造示范区,负责人石立强正和桑农们一起查看桑树的生长情况。

“我们以合作社来承担示范区的改造,由合作社联合桑农,通过引进‘桂桑6号’‘桂蚕8号’等新品种,以及集成应用桑枝粉碎还田、增施有机肥、桑树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新技术,我们的桑叶单产有了显著提升。”石立强介绍,该片区实施低产桑园改造约250亩,根据测产调查,上半年桑叶单产均提高10%以上,鲜茧单产提高16公斤/亩以上,增加收入864元/亩,预计西江村今年可以增收21.6万元。

来到来宾市农业科学院,罗平对“桂桑6号”等桑树新品种的特性如数家珍。

这些品种叶片大且厚,平均重量达8.8克/片,采摘省力高效,桑叶亩产超过3500公斤,更以其耐旱、耐高温的特性,成为广西特别是来宾市辖区的优选品种。“四龄蚕共育技术的推广,加上桑树种植技术的提升,使我们发展现代蚕桑产业的底气更足了。”罗平的话语中流露出科研人员的自豪和期待。

C 政策引领 产业融合发展

罗平的期待得到了企业的回应。在位于忻城县的广西东仕鑫茧丝绸公司内,机器轰鸣,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忙碌着。公司负责人黄炳灵说:“我们把缫丝厂建在这里,原料茧的稳定供应是主要考量之一。”

为了进一步保障原料茧的稳定供应,结合“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现代化生产模式,东仕鑫公司积极投身到产业链的建设中。在当地政府的牵线搭桥下,公司通过发展订单生产,与蚕农结成利益共同体,采取保护价收购、二次返利等方式,带动订单农户、合作社成员按标准组织生产,促进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的融合发展。同时,企业积极参与蚕桑资源多元开发应用,向第三产业延伸。

在蚕桑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来宾市的顶层规划和政策扶持起到关键的指导和推动作用。

来宾市把蚕桑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产业,并纳入该市五个千亿元级九个百亿元级的“五千九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统筹谋划建设。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具体到执行层面,我们印发了《来宾市蚕桑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等文件。以现代种业提升、优桑优茧基地扩建、丝绸全产业链建设等七大工程为抓手,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和科技创新,大力推广蚕桑新品种、新技术,创新蚕桑种养模式,发展设施蚕桑等措施,推动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来宾市副市长邓应文介绍。

来宾市蚕桑产业的发展,是政策引领、组团帮扶、科技创新、产业融合和农业经营主体实践探索的生动体现。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蚕桑产业发展之路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途径。

原文链接:https://gxrb.gxrb.com.cn/?name=gxrb&date=2024-07-04&code=011&xuha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