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科技报:防治好小虫子,保护好大产业——探秘柑橘木虱智能监测预警和绿色防控新技术
  • 发布单位:植物保护研究所
  • 2025-07-30 12:00:30
  • 浏览(257)
  • 收藏
浏览字号:

防治好小虫子,保护好大产业

探秘柑橘木虱智能监测预警和绿色防控新技术

□南方科技报记者 蔡良佳 

我国柑橘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一,广西是全国最大的柑橘种植基地,柑橘产业是乡村振兴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但近年来,柑橘产业深受黄龙病困扰。因此,如何绿色有效遏制黄龙病传播成为我国各科研团队的主攻方向。

近日,记者获悉,广西农科院植保所研发团队将传播黄龙病的唯一昆虫媒介柑橘木虱作为突破口,开发出一项柑橘木虱智能监测预警和绿色防控新技术,此技术获广西植物保护学会和多位行业专家高度认可,这对推动柑橘产业绿色发展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团队经调研发现,柑橘木虱是广西99.97%柑橘果园中传染扩散柑橘黄龙病唯一媒介,因此,有效治理柑橘木虱是遏制柑橘黄龙病大规模传播的关键。然而,目前我国柑橘产业主要依靠大量施用化学农药的方法防治柑橘木虱,导致柑橘木虱产生抗药性,果实农残超标和生态环境污染等一系列次生危害。如何既保障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又能推进农药使用减量控害?

据悉,团队研发的这项技术创新柑橘木虱智能监测预警方法,构建集成“清”“阻”“控”“护”“治”木虱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开发柑橘木虱绿色防控关键技术产品,让橘农在减工降本的同时,实现了“生态”与“收益”的双赢。

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六也乡华善村,这里的柑橘园设置有精准判断木虱发生时间及程度的秘密武器———“监测树”。

IMG_202507301871_600x400.png

柑橘木虱“监测树”抽嫩梢多且早(广西农科院植保所提供

广西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邓铁军介绍说,该方法利用柑橘木虱喜阳性和嫩梢的生物学特性,在柑橘果园的边沿种植特定柑橘树作为柑橘木虱“监测树”,通过对“监测树”的修剪和肥水管理,促使“监测树”提前抽梢和保持新梢,使柑橘木虱优先发生在“监测树”上,从而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理”。这大幅提高柑橘木虱监测预警的准确性,为精准防治提供精准虫情信息,有效切断了柑橘黄龙病传播扩散途径,实现“治虫 防病”目的。

据了解,柑橘黄龙病媒介昆虫监测预报新技术入选广西农业农村厅 2025 年主推技术。采用此新方法,预警信息准确性提高85%,至少提前3天掌握虫情动态。应用“监测树”+视频+AI 技术,还能实现远程智能监测预警,推动了柑橘木虱防控模式的革新。

一直以来,防治柑橘木虱是果农操心最多、投入最多的事。不少果农随意加大化学农药用量或施药次数,造成害虫抗性不断提高,形成恶性循环。河池市植保植检站站长韦迎春表示,在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形势下,对病虫害绿色防控提出了新要求。生态调控、理化诱杀、以虫治虫……记者了解到,该项技术在集成推广应用一系列绿色防控技术的同时,也摸索出了一批以作物为主线的防治效果好、操作简便、成本适当的技术模式,让种植户不再盲目用药,防控成本大大降低了。

大化玲欣家庭农场负责人何成毅流转了41.8 公顷(627 亩)土地发展柑橘种植,他说:“应用广西农科院植保所的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基地每年施化学农药防治柑橘木虱次数为3次,比对照果园减少11次,仅此一项就节省了成本20多万元。”

此项技术还配套筛选研发了“矿物油+生物农药”绿色防治药剂组合方案, 研发了对柑橘木虱高效的植物源诱杀剂和驱避剂,明确了开展直升机、植保无人机、管道喷淋、高压雾化系统等高工效施药关键参数,各项农机农艺技术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防治效果。根据专家组查定,采用柑橘木虱智能监测预警和绿色防控新技术能有效防控柑橘黄龙病扩散蔓延为害。

据了解,这项新技术近几年在区内外大面积推广应用,增收节支超100亿元。多个示范基地获“绿色食品 A级”认定,取得显著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upfile

原文链接:https://www.kepuchina.cn/article/articleinfo?business_type=100&classify=0&ar_id=622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