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所科研基地坐落于广西崇左市龙州县彬桥乡,地理位置优势显著——毗邻越南,面向东南亚,辐射东盟;气候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如春,为植物生长提供了优良条件,孕育了极为丰富的植物种质资源。
基地总面积达6582.9亩,用地规划清晰:建设用地约296亩,含各类种质资源圃与科研平台的科研用地5745.525亩,其他用地837.275亩。围绕科研发展布局与功能定位,基地被精心划分为东北、西北、东南、西南4个大块区,进一步细化为43个小块区实行分区管理;同时配套建成办公区、生活区、职工食堂、职工球场、蓄水塘、主干道等基础设施,保障科研与日常运转需求。
当前,基地已建成33个高水平科研推广平台,核心平台包括:农业部首批“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农业部“龙州热带作物农业科学观测综合实验站”、农业农村部龙州野外综合科学观测研究站、东盟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观测基地、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农业科技园区等;并于2011年获批建立自治区级作物良种培育中心。在资源保存与示范种植方面,基地现收集保存6700多份热带亚热带植物种质资源(涵盖野生种、野生近缘种、国内外名特优新品种及濒危经济植物),还设有甘蔗脱毒健康种苗和良种繁育基地,以及澳洲坚果、山黄皮、菠萝、香蕉等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示范基地。
依托区内外科研平台,南亚所各科研团队、课题组聚焦澳洲坚果、甘蔗、茶叶、蛋黄果、木薯等作物开展研究,成果丰硕:累计获得各级各类科技奖132项,其中国家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21项,地厅级奖项76项;共育成并推广农作物新品种44个。其中,“桂热1号”澳洲坚果新品种在广西的种植面积占比超80%,成为当地主推品种,有力推动广西坚果产业发展;茶树“桂热2号”入选广西农业主导品种名录,为种业振兴提供重要支撑。
面向新时代,南亚所将严格贯彻农科院创建“全国一流省级科研强院”的部署,以争创“一流强所”、服务“一流强院”建设为目标:积极抢占政策先机,坚持多元化发展,拓宽合作平台;强化应用研究,布局基础研究,完善学科体系;进一步搭建平台、集聚资源,推进集育种、栽培、加工、推广、试验、示范、科普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