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锐:野生稻资源创新利用的践行者
  • 发布单位:院办公室
  • 2023-01-12 10:56:20
  • 浏览(9972)
  • 收藏
浏览字号:

广西农业科学院第二批青年拔尖人才系列报道之二十

冯锐:野生稻资源创新利用的践行者

2007年8月,出生于黑龙江的冯锐获得广西大学农学硕士学位后,选择来到广西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野生稻创新利用团队,在团队负责人秦学毅的带领下,开启了对野生稻资源创新利用的研究。

然而,研究生期间主要从事玉米育种研究的她在参加工作前,从没有下过水稻田,更没有见过野生稻。当时定居广西与家乡之间南北天气的差异,以及原来如履平地的旱地实验和现在举步维艰的水田实验条件之间的各种不适,一度让她产生很多自我怀疑,这样的决定是否正确?但是想到广西水稻种植可以一年两季,了解到野生稻是水稻种质资源天然的基因库,积累了栽培稻不具有的诸多优良遗传基因,这些资源和气候条件不正是适合农业育种人的利好条件吗?于是,她坚持了自己的选择。

野生稻资源创新、利用之旅,冯锐是从非AA染色体组的药用野生稻利用研究开始。药用野生稻为什么叫“药用”野生稻?与普通野生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这些问题一直萦绕在她的脑海。咨询了老专家,也没有得到一个肯定明确的答案,但老专家们的提示给了冯锐一些灵感,为什么药用野生稻YD1665的抗褐飞虱可以达到免疫级别,是什么原因避免虫不吃它呢?带着这些疑问,她构思并申请了“药用野生稻对褐飞虱免疫抗性的功能研究与抗性利用”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

属CC染色体组的药用野生稻的研究过程也是异于AA型染色体组的栽培稻,药用野生稻一般早上6-7点开花散粉,授粉后10-15天就开始落粒,做杂交时,冯锐每天凌晨6点就要带着手电筒到网室进行去雄杂交,杂交后12天将胚乳发育不完全的种子在培养基上进行幼胚培养,幼胚培养的成活率大概不足5%,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通过免疫抗褐飞虱药用野生稻对褐飞虱生长发育的影响,探索抗虫水稻对褐飞虱的抗虫机制,同时找到免疫抗褐飞虱药用野生稻决定抗性的内含物质,为褐飞虱的防控及褐飞虱抗源的挖掘与利用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

随着工作的深入,对野生稻的了解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热爱,野生稻对于她而言就是“宝贝”。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压力下,野生稻积累了多种多样的优良变异基因,是种质创新和栽培稻育种的宝贵基因资源库,如耐寒、抗虫、耐病、耐涝、耐盐、抗干旱、抗草等特性,具有极大的潜在利用价值,但野生稻由于杂合、株型各异、落粒强、高感光、杂交不亲和等缺点,难以被直接利用,必须对它们进行转育改良,将它们所携带的有利性状整合到优良生产品种中,创造出产量、品质、抗性更优的新品种。

冯锐及团队同事长期致力于野生稻种质资源挖掘和创新选育的基础上,针对普通野生稻杂合、优势基因难以被挖掘和利用的的难题,利用广西普通野生稻进行遗传纯合创新利用研究,通过对普通野生稻进行抗性鉴定,抗性遗传分离、纯合、花药培养、分子标记、常规杂交育种等摸索了一套野生稻抗性材料自交遗传纯合的技术,创新抗性种质,推动优异基因的普通野生稻抗性水平得以提高,对于野生稻的抗性强度有1-2个级别的提升,并获得了一批性状纯合、高抗级别的各类型(褐飞虱、白叶枯、稻瘟病、耐冷)抗源,提高了野生稻资源抗性水平及利用的效率,缩短育种周期,促进了我区野生稻资源利用科研水平的发展。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冯锐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主要参与20多项国家、省部级项目的实施,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广西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课题1项和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项,还主持了院团队项目和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等;以第一完成人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参与获得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育成水稻“创野优”,参与育成“博优100”“丝丰占”和两个抗褐飞虱的不育系“创野A”和“创10A”。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在《Biocell》《Frontiers in Genetics》《植物遗传资源学报》《南方农业学报》《西南农业学报》等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10多篇。获授权专利5项。参与编写专著1部。

“野生稻就是'稻可道,非常稻'” 冯锐如此说道,“博学而穷,笃学而不倦,在野生稻研究的道路上我们从未停止,未来任重道远,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冯锐接着说道,“感恩师从严谨认真的师傅,庆幸的是我有一个无限包容与团结的团队。点滴的成长与进步离不开农科院和水稻所为我提供的平台和支持。”

微信图片_20221011161120_副本.jpg

冯锐在田间进行野生稻后代性状调查

微信图片_20221011161129_副本.jpg

冯锐在实验室分离菌株

  院办公室  薛臣艺供稿/冯锐供图 李丹婷审核

责任编辑:薛臣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