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快繁技术
  • 发布单位:院办公室
  • 2020-03-04 11:03:17
  • 浏览(5371)
  • 收藏
浏览字号:

技术名称:茉莉花快繁技术
技术概述:茉莉花快繁技术主要包括非试管快繁技术及组培快繁技术。
茉莉花非试管快繁技术:在试管瓶外,运用微域环境控制技术,为茉莉短枝创造最为适宜的光、温、水、肥、气、激素等环境,发挥其最大的生理潜能,使生根基因尽快表达,从而实现快速生根,并通过以苗繁苗的方式进行多代循环,形成大量具有栽培价值的商业种苗。其实质就是结合组织培养快繁技术原理,将传统扦插技术现代化。与传统扦插技术相比,它具有繁殖效率高、移栽易成活等优点,还能大量繁殖一些常规扦插繁殖不能成功的植物。
   茉莉花组培快繁技术:主要利用茎段进行离体培养,利用茉莉带腋芽茎段作为外植体,诱导腋芽萌动,然后所获得的无菌营养芽作离体培养的继代增殖材料,不经过愈伤组织阶段直接获得不定芽,再诱导生根成苗的试管繁殖育苗技术。该技术以芽繁芽,具有遗传性状稳定、繁殖速度快、效率高、生长统一整齐、质量一致等特性。
该项研究摸索出一套较完善茉莉花非试管快繁及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经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组织专家鉴定:从该项目获得的性能指标、技术路线等方面来看,项目达到国内同类研究领先水平(已获自治区科技成果登记:201392887)。该技术已达到大规模商品化生产要求,可以进行生产示范和推广应用。
增产增效情况:该技术于2013年7月通过成果鉴定,目前,已开始应用于广西横县的茉莉花产业,成果转化后,辐射间接产生的经济效益,以横县栽培的10万亩茉莉更换成新品种后,获得的经济效益估算,年产值9.6亿元,新增利润6.6亿元,所得税1.65亿元。此外,观赏型茉莉品种的应用将助推横县茉莉花观光旅游业的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要点
 (1) 非试管快繁技术
采穗圃:选用适应当地生长的优良品种或优良无性系种苗建立茉莉花采穗圃,生产扦插、育苗的穗条。 
定植方式:母本一般采用双行定植,株行距以40-50cm×50-60cm,每亩种植4000-5000苗为宜。
管理:细致整地,施足基肥,精心栽植。建立后及时做好中耕、除草、追肥、排灌、修剪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并绘制品系排列图。采集穗条时,防止发生品种、品系标号混杂。发现采穗圃的母树退化或病虫害严重时,要更新重建。
快繁基地建设
大棚:一般采用8m×30m的单体钢架大棚,棚膜采用长寿无滴膜,夏季外盖70%遮光率的遮阳网。
苗床:苗床边壁高25cm、苗池长14m,中间纵横主干道宽100cm,两侧操作道宽50cm,路面、苗池底部向两端倾斜,斜面呈龟背形,以防积水。苗池底部先铺放8-10cm厚的石砾,再在上面铺放10-15 cm厚的珍珠岩。
管道:苗床管道由水管、支撑杆、电磁阀、手动阀及喷头组成,水管由主管及支管组成,支管架设的高度为80cm,每隔1m安装1根,喷头选用止滴漏式十字型微喷头,于支管上每隔1m安装1个,方向垂直朝上,电磁阀与手动阀并连安装在支管上,电磁阀通过电线与控制室的调控系统相连。手动阀用于停电的情况下,临时手工控制苗床弥雾。
小拱棚:小拱棚设置于苗床上。拱架材料为20mm的阻燃塑料套管、扎带、管卡。在苗床上每隔1.2 m安装1个弧形拱架,各拱架的拱顶正中及两侧用三排统一规格的塑料套管固定。在苗床的床壁外沿,用水泥钉固定薄膜卡槽,卡槽间不留空隙,微膜扣上后,边缘再用卡簧卡紧密封,使苗池上空形成一个封闭小空间。
调控系统:在快繁基地控制室安装快繁调控系统,实现苗床微域环境温湿度的优化控制。有条件的还可以安装地热线,实现基质温度的优化控制。
苗床消毒:喷上稀释1000倍的高锰酸钾溶液,对珍珠岩进行消毒。
育苗圃地建设:育苗圃地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处,切忌选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雨季积水和风口处,避免选用有病虫害的土地;必须选择有充足、无污染淡水源的地区,同时要求有配套的电力设施,交通也要求比较方便。清除杂草、石块,平整土地、四周开好排水沟。床面铺设园艺地布,减少杂草、避免根系渗入土中, 在育苗圃地建设钢架薄膜单体大棚。快繁小苗育苗袋移栽袋后畦状摆放,畦面宽度1.2m-1.5m,畦间留通道0.30m。中轴线安装管道式间歇弥雾系统,采用管道微喷灌溉,喷雾参数依据小苗移栽季节、小苗生长期确定。同时,搭建大棚外遮阳框架,以便在高温干旱季节覆盖遮阳网降温。
扦插
选条:半硬枝枝条,以生长季发育充实的带叶枝条。嫩枝枝条,选取母树上萌发的生长健壮、呈半木质化或未完全木质化的枝条。
制穗:剪制插穗时材料端口为平剪,尽可能保留顶芽。繁材长度一般为8-12cm,保留顶端枝两片叶全部或部分,其余叶片剪除。剪制插穗的刀具要锋利,要求做到切口平滑、不破皮、不劈裂、不伤芽。 
诱根处理:插穗经多菌灵溶液消毒后,采用浓度ABT-1生根粉100-200 mg /L或500-750mg/L的IBA溶液进行诱根处理,浸泡时间0.5h。
扦插方法:繁材扦插时应直插,不得倒插,用小木棍在珍珠岩基质预置插孔后再将繁材插入孔穴中,谨防插条切口与基质磨损受伤,繁材扦插后压实基质,务使基质与插条紧密接触,扦插深度以3~4cm为宜,扦插密度以繁材枝叶不交叉重叠为准,株行距一般为10cm左右。材料扦插完毕后,小拱棚覆盖微膜,立即开启微喷弥雾系统。
扦插时间在华南地区以春秋季进行为宜, 春季在春分至清明, 秋季在寒露至霜降扦插成活率高。
插后管理
茉莉花从离体材料到长成一株新的完整植株,环境温度控制在25~35℃,湿度控制注意前期高后期低,在前期促进生根期空气湿度>85%,中期大部分插穗生根后空气湿度75%,后期炼苗适应期的空气湿度应与大环境的空气湿度相近。
移栽
技术要求:快繁小苗应根据插穗生根情况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快繁小苗实行分区移植。从起苗至移植全过程,要衔接进行,严防苗根风吹日晒。做到栽直、压实、不窝根,栽后及时浇(喷)灌“定根水”,使移栽苗根系与土壤密接。
营养土配置:营养土要求透气、保湿、保肥性能良好,在满足苗木快速健壮生长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
营养钵的选用:根据不同移栽时间,选用不同规格营养钵。一般采用软质塑料、规格10×10cm育苗袋。
移栽: 每个育苗袋栽1株,要求苗木挺直、根系舒展,并将基质压实,使根土紧密接触,同时防止栽植过深或露根,移栽深度掌握在根颈以上0.5-1cm处。移植后及时浇透水,一周内早晚各喷一次、保持营养土湿润。夏季高温季节移栽时,需要遮荫(70%遮光率)。
苗期管理
水分管理:移栽后及时浇透水,移栽成活前苗木要多次勤浇,保持基质湿润;在苗木生长期做到“不干不浇,浇则浇透”,促进苗木根系生长。
养分管理:根据容器苗的长势,适时适量追施肥料。苗木移栽成活(约1星期)以后,初期以追施氮肥为主,速生期向氮磷钾、全元肥过渡。生长后期停施或少用氮肥,增加磷钾肥比例,以促使苗木木质化,提高苗木的抗性。
(2)组培快繁技术
采集2~3个月、健壮、无病虫害、生长势好的枝条,剪去叶片,将枝条剪成1.5 cm长带腋芽的茎段。先用饱和洗衣粉水浸泡15 min,期间不间断晃动,清洗后在自来水下冲洗30 min。再在超净工作台内用0.1%升汞消毒16 min,无菌水冲洗3次后接种在MS+6-BA 3.0 mg•L-1+ NAA 0.2 mg•L-1初代培养基上。将无玻璃化且生长健壮的单苗转入生根培养基MS+IBA 0.2 mg•L-1,培养1个月后,幼苗基部长出2~3条根,根长4 cm左右,根粗壮,生根率达85%,同时苗壮,叶片深绿。组培苗一般在高湿、弱光、恒温、高营养条件下培养,其根部吸收能力差,叶片气孔开关不灵,角质层不发达,容易散失水分,光合作用能力低。为了适应移栽后的较低湿度以及较高的光强并进行自养,必须要有一个逐步锻炼和适应的过程,即炼苗和假植等步骤。
炼苗。驯化前将瓶苗移至炼苗房进行2~3周的炼苗,让瓶苗适应外界的光照和温度,等瓶苗生长健壮、叶色浓绿时出瓶种植。出瓶前先将瓶盖打开,让瓶苗在室外空气中放置2~3 d,让其适应自然湿度。在洗苗时将培养基与小苗一起轻轻取出,放置于盆中待清洗,特别是要洗掉琼脂,以免琼脂发霉引起烂根,再换自来水清洗1次。
假植。沙床用土:沙=2:8混合而成,假植前一个星期,用1~2%的高锰酸钾溶液浇灌均匀,并用薄膜封住,进行灭菌。将洗净的组培苗假植在沙床上,种完就适当浇水,把薄膜盖上,让沙床内保持高湿的环境,防止叶面水分蒸腾过大。3 d后,逐渐揭去薄膜,让苗逐渐适应外界的环境。
管理。刚出瓶的组培苗对水分最敏感,对基质水分的管理原则是“宁少勿多”。 移栽后一周内,幼苗尚未发新根,用喷雾保持叶面湿润状态,空气湿度宜保持在90%左右,两周后,植株开始发新根,空气湿度可保持在70%~80%,可适当浇水。移栽期间的施肥以叶面肥为主,移栽后20 d后,每周施1次肥料,可以选择硝酸钾、磷酸二氢钾、腐植酸类等,以及复合肥和稀释的MS培养基等。
适宜区域:适宜于茉莉花种植的所有区域。
注意事项: 非试管快繁技术要求运用微域环境控制技术,为茉莉短枝创造最为适宜的光、温、水、肥、气、激素等环境,一般在小环境的扦插池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