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自斌:初心不改的野生兰花保育研究者
  • 发布单位:院办公室
  • 2020-02-18 11:03:11
  • 浏览(6048)
  • 收藏
浏览字号:

广西农业科学院首届青年拔尖人才系列报道之十三

张自斌:初心不改的野生兰花保育研究者  

       2016年2月,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张自斌从偏远的乐业县花坪镇调入广西农科院花卉研究所工作。

       作为北京林业大学毕业的博士生,张自斌之前长期奋战在地处祖国大西南偏远山区最基层的自然保护区,致力于中国珍稀濒危兰科植物保育工作。凭着一腔热血和不畏艰难的斗志,他带领部门的科技人员在条件简陋的深山里建立起野生兰科植物监测体系,也让珍稀濒危兰科植物贵州地宝兰的人工繁育苗顺利回归至原生地。

       一时间,张自斌的名字在自然保育领域变得响亮起来,中央电视台、广西卫视及其他媒体开始对他开展报道,并获得国家林业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2015年度“斯巴鲁生态保护奖”荣誉称号。就在各种名声纷至沓来的时候,张自斌做了一个重要决定,同意调到广西农科院花卉研究所工作。因为他知道,只有在更大的平台中,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保护更多的濒危物种。

       来到花卉研究所,尽管还是从事珍稀濒危兰科植物保育工作,但张自斌自动褪去之前的光环,从普通的科研人员做起。

       广西地处中国南疆,属于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气候区,雨量丰沛,热量充足,霜冻时间短。区内岩溶地形广泛发育,散布于各地,形成千奇百怪的岩溶地貌。典型而复杂多变的喀斯特地貌是构成广西地貌的主要特征之一,由于喀斯特地貌的特殊性,给很多珍贵动植物提供了庇护所,使广西成为中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众多兰科植物也在区内富集,尤其桂西地区,是中国兰科植物分布的热点区域,也是我国野生兰科植物保护的关键区域, 在我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重要地位。

       有了更高的平台,张自斌把目光放在了更大区域、更多珍稀濒危物种身上。

       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调查是兰科植物保育工作的基础工作。张自斌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全区的兰科植物种类和分布状况。多年来,张自斌带领团队科研人员,风里来雨里去,深入广西各地的深山开展兰科植物资源调查工作。通过资源调查,确定兰科植物的种群规模、生长情况、致危原因等;利用相机记录野生兰花的生境、植株、开花及自然结实状况。

       传粉是兰科植物有性生殖的重要环节,能否实现有效传粉直接影响到物种种群的稳定性。张自斌带领团队研究人员,对紫花羊耳蒜、橙黄玉凤花、琴唇万代兰、无叶美冠兰等众多兰科植物开展传粉生态学研究。通过研究,确定了各野生兰花的传粉昆虫、吸引机制和繁育系统,从而更系统制定物种的保育策略。

       人工繁育是开展珍稀濒危野生兰花保育的核心工作。1个兰科植物的果荚里有数百万颗种子,然而数量众多的种子,仅个别能在野外环境下与特殊的真菌建立共生关系,才能萌发,这是野生兰花种子数量众多,但是物种种群规模不大,甚至较罕见的原因。张自斌把从资源调查中收集而来的野生兰花果荚,探寻人工辅助萌发技术,建立野生兰花种质资源圃,把人工繁育的兰花种苗栽培到资源圃内,让众多野生兰科植物物种实现异地保护。

       在花卉研究所兰花资源圃内,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假期,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都可以看到张自斌来回忙碌的身影。有人问他,这么努力,累么?他笑笑反问,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你会觉得累么?

       经过不懈努力,张自斌带领其团队取得了一定成果。主持和参与过多个省部级项目,成功培育并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RHS)上登录兰花新品种(玉兔 Cymbidium Jade Rabbit)1个;发现兰科植物新种2个:雅长玉凤花Habenaria yachangensis和雅长山兰Oreorchis Yachangensis;申报并建立珍稀濒危植物贵州地宝兰保护小区2个:蔗香保护小区和丁书保护小区;建立广西雅长兰科植物研究中心科研监测保育体系,内容涵盖气象观测站(点)、野生兰科植物多样性、传粉保育、种群动态、物候、人工繁育及野外回归等方面。

       花卉研究是中国经济浪潮风起云涌下的朝阳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张自斌说,不管身在何方,他对花卉研究的热爱始终没有改变,自己将会更加努力,带领团队成员加强对广西特色花卉植物的研究,为生态保护做出更大贡献,也让好花常开、香满人间。

张自斌在察看兰花组培苗生长情况

 

张自斌在记录万代兰花期及性状 

院办公室 薛臣艺供稿/张自斌供图 杨景峰审核
责任编辑:薛臣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