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显斌:与时俱进的水稻育种者
  • 发布单位:院办公室
  • 2021-03-17 16:11:01
  • 浏览(6919)
  • 收藏
浏览字号:

广西农业科学院首届青年拔尖人才系列报道之二十

蒋显斌:与时俱进水稻育种者

2000年7月,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农学专业刚毕业的蒋显斌进入到广西农科院水稻所工作,跟随罗群昌研究员进行常规稻育种工作,开启了他的种子梦想之旅。

在罗群昌研究员的带领下,蒋显斌去了广西大大小小的乡村小镇,走到无数个田间地头,通过与农民的直接交谈和对稻田生产的直接参与,对农村生活和水稻生产有了真实生动的第一手资料。对于水稻,蒋显斌并不陌生。甚至可以说,太熟悉不过了,家乡的稻田里有他小时候挥洒过的汗水。每天的一日三餐,也都离不开一粒粒小小的大米。一粒水稻种子,不仅关系到千千万万的农民,而且还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

在走过无数块稻田后,蒋显斌发现病虫害问题是水稻生产的痛点,常常困扰着农民,也困扰着他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水稻育种工作者。2003年,蒋显斌到广西大学攻读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的研究生,并跟随植保所的黄凤宽研究员进行水稻抗虫育种研究。

如何进一步做好水稻新品种选育呢?这个问题一直盘旋在蒋显斌的脑海里。在水稻新品种选育方面有没有更高效更先进的技术呢?蒋显斌想到了转基因技术。

蒋显斌介绍道,转基因技术是近20多年来世界上应用较为迅速的技术,自2000年以来,转基因技术在我国得到越来越多关注的同时,有关转基因的论战也愈演愈烈。转基因安全性评价是转基因生物研究与应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决定转基因研发工作进展的科学依据,也是转基因安全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在黄凤宽老师的鼓励下,蒋显斌于2006年到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在肖国樱研究员的指导下开始从事转基因水稻生态安全研究。

博士毕业后,蒋显斌继续从事常规稻育种工作。一段时间后,水稻所组建了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研究室。作为这个年轻的研究室的室主任,蒋显斌积极团结团队成员,刻苦钻研,克服多方面困难,努力攻关,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在转基因水稻生态安全评价研究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由其构思、撰写的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项目均获批立项。他和团队成员共发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方面的SCI论文6篇,核心期刊论文8篇,出版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方面的译著1部,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在转基因水稻生态安全研究方面获省级自然科学二等奖1个,省级登记成果1个。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研究团队也被列为广西农业科学院优势学科团队。

2013年,蒋显斌以访问学者身份到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Pamela Ronald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实验室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学习、研究,主要参与水稻遗传转化技术研究等工作。同时,为增进我国公众对转基因作物、有机农业等农业可持续发展途径的科学共识和理性认识,蒋显斌在UC Davis从事水稻遗传转化研究的同时还独立完成了Pamela Ronald与Raoul Adamchak在牛津大学出版社合著出版的专著Tomorrow's Table《明日的餐桌》一书的翻译工作。《明日的餐桌》中文版已于2016年1月由国家一级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并在《科技日报》《中国科学报》《羊城晚报》等多家媒体以及新浪、搜狐、网易、腾讯、豆瓣、当当、今日头条等多家网站获得好评。

从常规稻育种到抗虫育种,从转基因水稻研究到基因编辑,再到如今的水稻单倍体诱导系研究,蒋显斌总是跟随科技的脚步,站在时代的前沿从事水稻育种工作,为水稻育种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回首20余年来的科研之路,蒋显斌说:“变的只是研究的具体内容,不变的是对一粒小小种子的执着与追求。”


蒋显斌在田间选种


蒋显斌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学实验室

院办公室  薛臣艺供稿/蒋显斌供图  杨景峰审核

责任编辑:薛臣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