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振师:努力创造出更多的“摇钱树”“致富果”
  • 发布单位:院办公室
  • 2021-06-16 11:58:58
  • 浏览(7764)
  • 收藏
浏览字号:

广西农业科学院第二批青年拔尖人才系列报道之一

覃振师:努力创造出更多的“摇钱树”“致富果”

“做科研要有理想,有情怀,才对得起年华,结得出硕果,不辜负祖国的栽培”,对科研工作,覃振师有着自己的理解。

2004年,从广西大学农学院毕业后,覃振师丝毫没有犹豫,选择了“学以致用”,毅然来到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躬耕边疆农业科研事业,从事南亚热带果树育种及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

初到广西南亚所,覃振师发现那里地理位置偏僻,科研条件较差,整体研究力量薄弱,橡胶研究“蜚声在外”,但果树研究却“默默无闻”。覃振师所在的水果研究中心研究种类多,保存的水果资源丰富,研究涉及了荔枝、龙眼、芒果、澳洲坚果、山黄皮、乌榄等多个产业,但却存在发展定位不明、研究没有突出重点等问题,总体上来说就是研究广而不深、无优势可言。为了从众多的果树中,做强“一个”,从而带动其他,进而实现全面开花。经过将近半年的摸索、调研、分析和验证,覃振师下定决心把发展前景好的澳洲坚果和具有地方特色的乌榄作为自己主攻方向。就这样,覃振师以一棵小小的坚果、黑黝黝的乌榄打头阵、做文章,开始了他长达十六年的果树研究。

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覃振师发现,国内澳洲坚果产业一直使用国外淘汰品种,产量低、品质差,同时还存在栽培技术不规范、种苗繁育率低等问题。而南亚热带特色水果乌榄,市场前景广阔,但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主要种植农家品种为主,存在投产迟、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不高等突出问题。

发现这些问题后,覃振师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明晰了自己的“坚果目标”“乌榄目标”,那就是选育出属于广西的澳洲坚果良种和高产优质的乌榄新品种。

为了实现定下的目标,覃振师躬耕研究,起早贪黑是“家常便饭”,顶着酷暑更是“司空见惯”,十几年如一日,他赶往各主产区开始了种质资源的收集、引进、保存和创新利用工作,频繁在各地来回调研、科学试验、查阅文献、整理数据,不厌其烦地对收集的种质资源进行比较、评鉴,对表现好的单株及时布置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注重加快品种选育速度。同时,开展配套技术研究,对施肥、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进行攻关。覃振师做科研,耐得住寂寞,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对各种数据进行分析、琢磨、总结;又将论文写在大地上,走进田间地头验证数据、效果。就这样,他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循环反复,坚持不懈。

十六年磨一剑,终砺得梅花香。研究路上虽然困难重重,但带给覃振师更多的是惊喜和收获。近年来,覃振师和他所在的团队,同心协力,在育种和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澳洲坚果方面,相继育成澳洲坚果“桂热1号”“南亚1号”等新品种,其中选育出的“桂热1号”是国内首个自主选育品种,已列入农业农村部主导品种,在全区推广种植约32万亩,约占广西澳洲坚果总面积的71.1%,初步完成了他的“坚果目标”。除了品种,覃振师和所在的团队成员,还对配套栽培技术开展攻关、集成,制定了《澳洲坚果生产技术规程》《澳洲坚果嫁接育苗技术规程》《澳洲坚果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澳洲坚果主要病虫害栽培技术规程》等广西地方标准,规范了广西澳洲坚果的生产管理,促进了产业的良性发展。乌榄方面,选育出早结、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乌榄新品种桂榄1号,实现了国内乌榄育种的突破,解决了农家品种投产迟、产量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不高等突出问题。同时,攻克了乌榄裸根苗移栽成活率低、种苗繁育率不高,制定出《乌榄栽培技术规程》,并进行大力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有了育种、栽培和推广做铺垫,各种人才荣誉、科研奖项等奖励也接踵而至,为覃振师的科研之路持续“加冕”。在人才荣誉方面,覃振师成功入选了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是广西高层次人才认定E级人才、广西“十百千”知识产权(专利)中青年专家、广西农业科学院青年拔尖人才、崇左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在项目方面,他主持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项目10项,作为研究骨干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各级项目15项。在科研奖项方面,覃振师也取得不俗的成绩。先后荣获了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二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广西青年科技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1项、广西重要技术标准奖1项、崇左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崇左市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广西农垦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在其他成果方面,覃振师获得国家授权专利15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在《园艺学报》、《经济林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25篇。

此外,覃振师还担任广西大学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外导师、广西热作学会理事、全国热带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广西科技项目评估咨询专家,以及广西贫困县(村)科技特派员、龙州县科普专家服务团成员等,努力拓宽服务范围,在政府、高校、社会组织,继续贡献自己在果树研究方面的特长、智慧和成果。

除了科研工作者,覃振师还有一个重要角色,那就是广西贫困县(村)科技特派员、龙州县科普专家服务团成员,承担着科技服务、科技扶贫的重要工作。作为龙州县科普专家服务团成员,他利用专业优势,从2015年开始,协助龙州县编制10万亩澳洲坚果产业发展规划,并在实施过程中积极向龙州县坚果办献计献策,使龙州县于2020年顺利完成10万亩澳洲坚果推广种植。同时,还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咨询服务、深入现场解决问题等多种途径,培训技术人员及果农2800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500多份,提高了当地技术人员及果农的科技素质和技术水平,为龙州县脱贫攻艰做出了重大贡献。作为广西贫困县(村)科技特派员成员,他带领团队深入扶绥、岑溪、百色、合山、上思等澳洲坚果主产区,积极推广澳洲坚果新品种、新技术,使区内推广面积从2005年的1万亩左右扩大到目前的45多万亩,为促进广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地方经济、农民脱贫致富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六年的科研工作生涯,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时间是最好的见证者,成果是最好的奖励书”,谈及之前的科研工作,覃振师用时间来说话,用成果来证明。而对今后的科研工作,覃振师表示,广西地大物博,果树资源丰富,他将继续逐梦前行,马不停蹄,紧扣广西特色资源做文章,立足广西农业基础做科研,努力做强配套关键性技术研究,为广西乡村振兴、广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创造出更多的“摇钱树”“致富果”。


覃振师在田间调查果实生长情况


覃振师在培训澳洲坚果栽培技术

院办公室  薛臣艺供稿/覃振师供图  杨景峰审核

责任编辑:薛臣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