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13日,由中国土壤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广西健康土壤与西山茶低碳体验科普教育基地主办,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广西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承办的中国土壤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年会暨2025年“科技创新助推健康土壤科普能力提升”研讨会在南宁召开。广西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邓国富,广西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海鸥,中国土壤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主任陈能场等出席会议,院资环所书记周远和主持开幕式。来自全国120多名代表参加了现场会议,线上直播平台即时9058人次参会。
开幕式上,邓国富致欢迎辞,对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介绍了广西农业科学院的基本概况和健康土壤方面的研究进展。他指出,在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背景下,科技创新已成为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的第一动力,本次研讨会以“科技创新助推健康土壤科普能力提升”为主题,融合制度与科技创新,凝聚土壤守护力量,发布《土壤健康科普南宁倡议》,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深入交流研讨、思想的碰撞与实践的分享,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健康土壤”保护方案,为提升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育注入新动能。
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副院长梅旭荣研究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杨其长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彭新华研究员、程谊教授、蒋瑀霁教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获得者宋传奎教授,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徐宪立研究员,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科学传播首席专家唐建军教授,国家茶产业技术体系产地环境综合治理岗位科学家石元值研究员等25位学者,分别作了《我国农业低碳发展现状与展望》《科技创新助力环控设施农业未来发展》《科技助力退化耕地治理》《全球变化下稻田土壤供氮和保氮机制》《土壤动物生态功能与耕地质量提升》《茶树香气物质糖苷化机制及生理功能》《关键带生态水文科研传播》《一条小田鱼,搅动大世界》《茶园土壤地力提升技术》等大会报告,其中院资环所刘永贤研究员、胡钧铭研究员分别作《南方富硒土壤资源高效安全利用》《亚热带健康土壤与低碳茶园》报告。与会代表围绕健康土壤科技创新及科普发展的新成果、新技术、新途径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展示厅、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区。
资环所 郑富海供稿/李婷婷供图
一审一校:周远和
二审二校:薛臣艺
三审三校:陆炳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