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正文
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产业科技先锋队在甘蔗黑穗病早期精准诊断上再获突破性进展
  • 发布单位:农产品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 2025-04-17 11:29:54
  • 浏览(709)
  • 收藏
浏览字号:

       甘蔗黑穗病早期精准诊断是保障甘蔗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其检测技术及手段仍有诸多难题亟待解决。近日,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产业科技先锋队与广西民族大学黄克靖教授团队在该领域进行的联合攻关研究再次取得突破性进展,题为“High-performance biosensing platforms based on enzyme-linked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regulated by synergistic allosteric hairpin catalysis of bimetallic nanozymes and its mechanisms”和“Sensitivity-enhanced self-powered biosensing platform for detection of sugarcane smut using Mn-doped ZIF-67, RCA-DNA nano-grid array and capacitor”的两篇研究论文成果获国际顶尖学术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中科院1区,自然指数期刊,IF=6.8)和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中科院1区,IF=10.7)刊登。

图_01.jpg

       研究成果显示,制备双金属纳米酶Fe3O4 @AuNPs并将其作为电极催化剂应用于生物燃料电池中,可取代传统的葡萄糖氧化酶,并有效解决其稳定性差和电子传递效率低问题。通过DNA设计可实现酶活性的精确调控和多重信号放大,显著提高生物传感平台特异性和灵敏度,检测限达可达aM级别(10-18 M),通过解析纳米酶的高效催化机制,可为黑穗病科学防控和更深入了解其发病机制提供行之有效的支撑方案。

图片2.jpg

       广西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马云志、付冰涛分别为论文第一作者,我院农产品质检所副研究员牙禹、广西民族大学教授黄克靖、谭学才为共同通讯作者,院农产品质检所研究员闫飞燕、广西民族大学教授严军、副教授吴叶宇和罗虎对研究作出重要贡献。该研究获农产品质量安全产业科技先锋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重大科技专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共同资助。

农产品质检所  牙禹供稿/供图

一审一校:闫飞燕

二审二校:薛臣艺

三审三校:陆炳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