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正文
农科这十年 | 奋进新征程 喜迎二十大系列报道之成果转化篇
  • 发布单位:成果转化处
  • 2022-10-14 09:45:01
  • 浏览(2214)
  • 收藏
浏览字号:

农科这十年 | 奋进新征程 喜迎二十大系列报道之成果转化篇

积极服务生产一线,为我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提供一流社会服务是一流强院建设5大任务之一。广西农业科学院作为全区农业科研机构省队,科技支撑广西乡村全面振兴和现代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担当。十年来,广西农业科学院积极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加强成果转化,精准科技服务,先后与340多家企业合作,建立了1000多个规模种植科技示范基地和技术示范点,完成成果转移转化265项,总交易额合计10989万元,形成了“百企合作、千村示范、万户帮扶”大格局,为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贡献了农科智慧、奏响了农科强音,获得自治区充分认可、地方政府和农民广泛赞誉和社会高度关注,广西新闻、《广西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进行报道。

建机制搭平台,打通成果供给与产业应用通道

十年来,广西农业科学院四次修改完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积极推动赋予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长期使用权,明晰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规范程序流程,搭建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给科技人员松绑减负,让科技机制活起来,科技成果转起来。

一是积极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极大激发科技人员的成果转化及创新创业热情。成果转化净收入和技术服务净收入提取90-99%实行奖励性分配,奖励科技成果研发团队以及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出重要贡献的人员。水稻所丰田优系列水稻品种1550万元转让费创国内单一区域水稻品种使用权转让费记录,园艺所砂糖灯笼橘新品种权转让费500万元创我院果树品种转让金额最高价,甘蔗所桂果蔗1号分别以150万、200万将全国独家经营权、黑皮果蔗组培苗繁育技术转让创下国内甘蔗品种转让记录,主要科技人员奖励性收入超百万。

二是打造第三方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探索成果转化新路径。广西农业科学院积极探索与广西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北部湾产权交易所等专业机构合作,共建了广西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专题库(920万件专利),2022年7月中国—东盟知识产权运营平台“广西农业科学院专区”正式上线,积极推动专利许可实施,为科技人员、农业企业快速掌握产业发展趋势,产业科技前沿技术提供了便利;更为我院科技成果评价评估、交易转移提供了程序保障。

《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2021(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广西农业科学院2020年转让、许可、作价投资方式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科技成果奖励总金额,分别位列全国2121家科研院所第68位、第27名。

强支撑,积极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一线

十年来,大力实施“百千万”行动、“百名专家服务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企业行动”,科技先锋队“强农富民”“六个一”专项行动、科技支撑乡村振兴‘一十百千万’行动,组织千名科技人员积极投身于广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战场,深入生产一线和田间地头,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6975个,建立示范基地1100多个,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000多家,示范推广505万亩,带动农民增产增收超500亿元。形成了“东兰模式”等产业扶贫模式和典型经验,荣获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出版《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扶贫典型案例汇编》,获自治区领导高度肯定。服务乡村振兴科技引领示范村(镇)210个,其中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南一村(葡萄)等30个示范村获得全国“一村一品”称号,约占全区的30%;南宁市武鸣区双桥镇等5个镇获得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称号,占全区的83.3%;河池市东兰县武篆镇东里村、柳州市柳江区百朋镇怀洪村、来宾市武宣县桐岭镇和律村等3个村获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农业农村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办公室通报表扬2020年度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工作先进县及优秀试点村。

 精准输出,服务提质提速展现新作为

10年来,广西农业科学院坚守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科技惠农提质加速。“一粒谷、一根蔗、一颗豆、一个果、一根蕉、一串葡萄、一朵花”等优良品种支撑壮大了一批特色产业。桂糖系列甘蔗品种种植面积连续多年位居第一;桂育11号、桂香18号水稻品种在全国树起了优质香米的“广西标杆”;桂单系列玉米打破洋品牌的垄断;桂七芒成为最受消费者喜欢的网红芒果;全国种植的香蕉,每3株就有2株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的良种,桂蕉9号为解决香蕉枯萎病防控世界难题提供了“广西方案”;桂热1号成为我区种植面积最大的坚果品种;花生、大豆品种占广西种植面积的70%以上。2021年科技活动周上,蓝天立主席对我院育成的系列农作物新品种给予了充分肯定。

葡萄一年两熟技术,改写了我国南方不适宜种植葡萄的历史,葡萄一跃成为广西水果第三大产业;水稻精量机直播畦作栽培技术等一批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改变了传统播种的人工作业方式;特色农产品靶向性定量富硒标准化技术、火龙果补光诱导反季节成花技术、“光驱避”法防控荔枝蒂蛀虫技术等解决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难题。

大力推行需求方“出题、出资”,农科院“答题、攻关”的合作模式,承担了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现代种业发展专题调研,撰写的调研报告得到自治区副主席方春明充分肯定;参与了《广西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广西“十四五”种业发展专项规划(2021—2025年)》《广西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规划(2021—2035年)》编制,服务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326个、农业科技园区82个,充分展现了农科院作“三农”工作重要智库的作用。 

微信图片_20221019163900.jpg

成果转化处  张晋供稿/黄学华供图  车江旅审核

责任编辑:薛臣艺